沈离期独自一人纵马飞奔,离开了孤月崖,渐行至暮。此时冷月渐升,寒风酸骨,耳畔时闻清猿长啸,气氛诡秘。
离期心下大骇,因此处光线黯淡幽微,想必是幽灵湾的鬼火。幽灵湾和潇湘潭是江湖中人公认的危险去处,许多闻名遐迩的侠客,入为青丝,出即白骨。
沈离期急忙调转马头,但因前路渐暗,几难辨认,故信马由缰,听天由命,随遇而安。
黯淡的星辰悄然照耀着他一个人的剪影,约莫经过一个时辰,他的所见都是一片漆黑。
直到他偶然之间驻马远眺,见到几家灯火,方始心安,就下马牵绳,朝着这偏僻的村庄缓缓行去。
沈离期行至村前,轻叩柴荆,一位老妪出来迎接,满脸堆笑地问道:“贵客为何至此?”
离期应答道:“我本欲将这一车诗画经卷送至玄空门,不料迷失了路径,今又无歇息之处,故寻思于此村舍投宿。不知可否?”
老妪沉思半晌,答道:“那也无妨,此处去玄空门甚近。若要问明路径,明日可尽早出行,前行数里,可觅得一座更大的村落,名唤千竹村。入此村落后,须寻一芳草鲜美的缓坡,此处会有一放牧少年信口吹笛。这位少年模样极俊,举止不俗。
先生须谦恭有礼地询问,他方会告知您如何去玄空门。今晚先生若不嫌敝舍简陋,可以投宿于此。念先生一路风尘,多受苦辛,今晚好生歇息。”
沈离期拜谢了老妪,在此村舍中度过了一晚,待到晨光熹微之时便起身,继续护送着一车赠礼策马飞驰而去。
行数里之后,沈离期眼中的山水逐渐变得明丽起来,他已经能猜到自己身处何处了。
此处是南徉谷,据说是由百年前,唐、五代间,燕南和成徉的一段凄美决绝的爱情故事而得名。
南徉谷以东是幽灵湾,此处居民大多姓燕;南徉谷以西是千竹村,此处居民大多姓成。但幽灵湾和千竹村少有来往,不知是何缘故。
不多时,沈离期来到一片竹海之前。直觉告诉他,这片竹海之中危机重重。但他没有退路,只能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
他刚步入竹林,就闻狂风怒号,竹涛撼动,知道自己已触发了机关。一支暗箭从竹林的空隙中钻入,沈离期灵巧躲过。接着一块巨石向他滚来,沈离期气沉丹田,一拳将巨石击碎。他继续策马疾行,顺利地避过了所有的机关。
沈离期从竹林里出来,看见一扇石砌作的大门,上有牌匾,书着“千竹村”三个大字,于是松了口气,推开大门,寻找老妪所说的放牧少年。
行了几步,沈离期听见他的身后传来悠扬清亮的竹笛之声,就循声悄悄走去。俄而笛声自绝,传来了一首不成调的歌谣:
舟楫自渡残灯影,
角楼难消病梧阴。
切爱还须千语解,
世仇竟归一梦萦。
沈离期闻此歌谣,更觉此人不俗。他的身旁铺展出一片绿茵,旁有溪水连绵,蜿蜒地默默流去。他想道,难怪别人都道千竹村是世外桃源,今日一见,果然不错,不知那放牧少年是何风采呢?
他翻越了一道缓坡,果然见到一个少年,手执竹笛,淡淡微笑。
他上前问道:“小可不才,但请问该如何前去玄空门?”
少年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说道:“这倒容易,出了南徉谷,再拣小道直走几里即可,你却还不走开,还影响我心情!”
言语间,少年的袖口里射出一枚暗器,沈离期偏头躲过,装作若无其事地作揖道:“多谢。”
语毕,沈离期便欲转身离去,而这时他却觉得后脊一冷,回头看时,竟发现一枚暗器早已命中自己的脊背,他还没来得及做任何事情,早已昏了过去……
醒来时,沈离期发现自己被捆绑在一根大柱子上,动弹不得。而周围的陈设皆是奢华之至:铜制的名镜,各色的古玩,各式的精制瓷器反射着正灿烂的晨曦,熠熠生辉,今人难以睁开双眼。
沈离期被绳子勒得心如汤煮,全身不适,艰难地呼吸着,并大叫道:“有人吗?救救我!”
那个放牧少年踱了过来,笑着说道:“先生可不要急,我只是对你的这一车物件很感兴趣,我不会动手的。”
沈离期急了,叫道:“这车里所装的尽是诗赋文章,无用之物。”
少年蔑笑道:“先生可真能开玩笑,诗词歌赋本就是我平生最恨之物,若让我发现此车中真有这类玩意,我会把它们全部焚毁的。”
少年顿了顿,又说道:“看来这车里的物件,是非看不可了。”
沈离期撕心裂肺地吼道:“不!”但他绝望地看见,少年已准备转身离开了。
就在这时,后院传来“扑喇喇”的怪响。少年一惊,向外面的仆人们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我们什么都没看见,成玉珂少爷。”
成玉珂心下顿时慌乱,急忙奔入后院,查看沈离期马车的情况。
他惊异地发现,车上的木栏和各个地方都有明显的碎裂痕迹,明显是方才有人来过,并窃财私逃了。
他自言自语道:“这绝对不可能,我的府邸防卫森严,即使是顶尖高手也难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