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求多福的眼神,向着李怡道:“下官这就去王爷走失一事。” 光王听而不闻,周刺史躬身离去。 钟芙问:“王爷想玩什么?” 李怡漫不经心地扫过他的脸,瞧见这青年双眉俊挺,显得那眼睛极深邃,两湾瞳仁黑黢黢的,藏着幽幽的光,他心中更加赞赏,面上却做憨傻状,拉着钟芙向外走去,钟芙随他一起走,也好奇这王爷想去看什么。 李怡拉着她左逛右逛,每每遇到新奇玩意都要钟芙来介绍,钟芙自海外归来后,海上的这条线路便一直没闲着,除了运送宝石木料,也将两地的寻常物品做了沟通,像大唐纺织品精于海外,她便将东西运出去再将那边的稀缺物品运送过来,从前她是自己开张做买卖,如今做了县令,便是联合附近州县的商户开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来。 此前刘三好早做了准备,将浙东的高官权贵一并拉拢过来,此刻就不必担心有人在身后做手脚了。 李怡一路上看见的色彩艳丽的布料,造型奇异的作物都是从海运而来。 两人最后走到织造坊外,钟芙心下了悟,难怪李怡后来有“小太宗”之说,只看他此时心中也惦记着体察民情便要超过大唐百分之八十的皇帝了。 李怡如愿进了织造坊,这时刘三好也在,见钟芙带着先前见过的疑似光王李怡的人进来不禁眉头一跳。 “这是光王。” “这乃拙荆。” 钟芙同三好两人打了个眉眼官司。 三好笑问:“怎生将王爷带到此处。” “王爷路经唐兴,咱们这里小门小户,倒是今天难得有件新鲜事,织造坊招人,便带王爷过来看看。” 刘三好犹豫道:“织造坊有什么可看的,倒是来了新的纺纱机,比之以前的是个新玩意儿,可以给王爷看个新鲜,只怕王爷看不上眼。” 李怡觉得这夫妻俩实在对他胃口,只是心下又狐疑,觉得未免太对他胃口了。 “好耶好耶,我最中意好玩的东西。” 织造坊的新纺纱机是仿照了英国工业革命时的珍妮纺纱机,将纱锭改成直立,由一个纺轮带动纺纱,大大提高了纺纱的速度。 钟芙叫人将新旧两台机器一起抬过来,把宽大的袍袖一绑便坐在机器前,先给李怡演示了一边旧纺纱机的操作,又演示了一遍新的。 李怡见她上手并不陌生,纺纱的动作熟稔极了,比之一般的女工也不差什么,便瞧着钟芙左右打量,心中对其评价又上了一层。 两架纺纱机纺纱效果差距极大,李怡看得惊奇,他能清楚地看到新机子的易操作之处,继而很容易就想明白这对百姓的生活将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革。 尽管李怡还不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但他已经用眼睛看到用心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钟芙从机子前起身:“王爷要来试试吗?” 李怡一愣,很快袖子一挽就要上手。 他津津有味地绕着机子“玩”了半个时辰,前前后后都快把机子拆了看一遍,最后兴致勃勃地问:“姚县令,这么好玩的东西是谁造的,本王重重有赏。” 钟芙慢条斯理地将袖子放下,抬眼道:“正是下官。” “下官有时见母亲纺线辛苦,突发奇想做了新的纺纱机器,虽是不务正业倒也歪打正着了。” 李怡心想果然是你,他重重地拍着钟芙的肩,将腰间一枚青玉佩递给她:“替本王搬一台纺、什么纺纱机到山上,我以后要天天玩。” 未来皇帝亲手给的信物,钟芙自然要收下。 这边钟芙陪着李怡玩耍,那边周刺史已撸起袖子开始查光王失踪始末,先将一干人等拿了囚主,再一封奏疏上表长安,等长安回话便开始审案。 这案子并不复杂,背后主使就那几个大家心知肚明,做下事的太监,漠视此事的侍卫尽管两股战战也不敢吐露实情,唯恐全家性命难保。此事办的雷厉风行,等周刺史恭恭敬敬地过来接李怡回山时,也代表着此事已落下帷幕。 这几天钟芙一直陪着李怡上下转悠,将不大的唐兴几乎转了遍。 见他终于被周刺史接上山,刘三好若有所思地看着钟芙,心中升腾起一个惊奇的设想,她悄声问:“莫非光王是故意装作痴傻。” 钟芙配合着小声道:“何以见得?” 刘三好好歹跟钟芙做了快二十年的搭档,哪里看不明白这几日其实是她在有意无意引导着李怡看些什么。 钟芙淡淡道:“潜龙在渊,咱们这位光王可是个韬光养晦的人物啊。” 刘三好蓦地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