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并不需要你做出所有奴隶都成为农民所有农民都成为贵族的承诺,或将其付诸行动。
仅仅只需要留一个口子,让奴隶、农民,能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机会达成阶级提升,就足以调动整个群体的积极性。
奴隶们不会说:一百个奴隶里只有干活最勤奋的那个才能成为农民,机会太小了,我不干
而是会说:只要我够努力,那一个名额一定是我的!
农民们不会说:俺们一百个老农去,才能杀死敌人一个贵族,这得死多少人啊?
而是会说:那个贵族人头一定是我的!
军功一定是我的,出人头地的也一定是我!
于是,商鞅在秦变法二十年,曾经的穷秦、弱秦,在只占据春秋战国二十分之一的时间里,便彻底具备了一统天下的潜力!
曾经私斗成风,却又闻战而愁的秦人,成了令整个关东闻风丧胆的虎狼秦军!
曾经浑浑噩噩,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响屁的秦农,都成了锐意进取,时刻准备杀敌立功,阶级跃升的激进分子。
到了这个时候,华夏文明才终于意识到:封建社会和奴隶制社会,是有区别的。
农民需要的,不止是不努力就要沦为奴隶的惩罚,同时也有努力就能成为贵族的奖励。
自此,奖罚分明的思想开始成为主流,并称为华夏文明统治机器最核心的一块零部件。
赏善罚恶,赏功罚过,也成为了农耕文明封建社会最为先进的一个思想理念。
而游牧文明真正落后的地方,一方面来讲,是现阶段的游牧文明,依旧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是文明进程,而非文明本身的落后。
另一方面,游牧文明的短暂性、动荡性,以及随之衍生出的不可延续性,又使得游牧文明很难通过数百千年的积累、发展,从而踏入更高级、更先进的封建文明。
好比曾经的霸主东胡,还没体会到奴隶制社会的弊端,就被如今的匈奴人所取代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已经强盛了五十多年的匈奴人,将在未来三十年内走向衰落,并随之丢失游牧文明统一政权的地位。
后来者如鲜卑、鞑靼、蒙古、女真,基本也都是在重复这个循环。
统一政权建立,强盛,衰败,覆灭。
在这个过程中,游牧民族从来都不曾从来都不曾出现类似华夏农耕文明这般,反思前朝得失、保留前朝成果,推动社会进步的认知。
于是,华夏文明下五千年,饶是有三百年王朝周期律,让文明反复经历改朝换代的动荡,但整个文明进程,也仍旧在螺旋式升、推进
反观游牧文明,则是螺旋式螺旋,始终在原地转圈。
每一个游牧文明统一政权,几乎都把前辈们的路完完整整重走了一边没有从前朝的覆灭汲取丝毫教训,且最终又成了下一个政权不屑于学习、反思的前朝。
直到后世近现代,工业革命彻底解放生产力,游牧文明也彻底宣告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