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停车位,而是要给周边用户提供充电服务,还要建两个自动洗车室。
毕竟这个枢纽站就在市区里面,位置非常好。
雷波刚坐下一会,就看到刘德明带着几个人过来这里。
“刘秘书,来公干吗?”
“雷经理?你怎么在这里?”
“我去公平镇生物燃料基地考察,顺路看一下公交公司的试验车,你们这是?”
刘德明笑着解释道:“我带光伏板公司的人过来看一下。”
“原来如此。”雷波猜出了刘德明的想法。
既然海绵电池如此便宜好用,那自然要用来当光伏板的蓄电电池。
而这个新楼村枢纽站的占地面积为6.8亩左右,屋顶和停车场上空可以全部利用起来,差不多可以安装6亩左右的光伏板,每天发电70008000度左右。
当然,7000∽8000度一天的发电量是不够用的,毕竟每辆公交车一次换电,就相当于要用掉225度电,这个发电量只够31∽35辆公交车换电一次。
更何况,这个枢纽站还需要提供充电服务、洗车服务、检修范围等,这也需要需要不少电力。
因此必须加大电池室的容量,利用凌晨0∽8点期间的低谷电价进行充电,汕美的谷电价格为每度0.35元左右。
而充电服务的收费标准,则是每度1∽1.5元左右,哪怕是充电放电过程中存在损耗,利润空间也是不小的。
采用大功率充电桩,半个小时就可以充满电,一天最多可以充电40∽100辆车。
因此必须建设一个适合的蓄电室。
只有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才可以让公交公司扭亏为盈。
而且这还不够,海陆丰公司接下来肯定要和未来汽车合作,实现电池、换电的通用化。
到时候这些公交枢纽站就可以作为换电站。
参考未来汽车的换电收费标准,通常是10块钱服务费,加上每度电0.5块钱,使用工业谷电的电力成本为每度0.220.26元左右。
但这其中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市面上很多电池存在容量虚标问题,实际并没有充那么多电,这其中是出现猫腻的。
如果按实标,海绵电池使用工商业谷电是每度0.35元的充电价格,加上损耗后,放电一度的成本就是0.37∽0.4元左右。
加上服务费10块钱,这其实没有多少利润空间。
哪怕是使用大工业用电成本,每度电的毛利润也才0.2元左右,这显然是走钢丝。这样计算,一立方米海绵电池每一次换电的毛利计算40∽80块钱,全寿命可以换电600次左右,总毛利为2.4∽4.8万。
虽然可以收回成本电池投资的成本,甚至可以将换电站的各项成本都收回来,但是要实现这种收益的前提,是要牺牲海陆丰公司的利益,让海绵电池以低价供应给未来汽车。
显然江淼不会这样便宜了未来汽车。
海陆丰公司肯定要逼未来汽车实标海绵电池的容量,同时提升海绵电池的换电收费标准。
不然海陆丰公司就要和其他电池公司那样虚标容量,弄虚作假显然不是江淼的作风。
电池成本问题,绝对是未来汽车的致命弱点,换电站和电池需要成本,而换电收费又很低,他们公司目前使用的电池绝大部分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些电池的成本普遍是海绵电池的十几倍以上。
加上换电站投资和日常管理维护的成本,未来汽车只能勉强维持,但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是会衰退的,越到后期,各种麻烦就越多。
其实江淼哪怕是没有见过未来汽车的管理层,他也可以猜到未来汽车管理层的想法,那就是一个字:赌!
赌什么?
赌未来电池会越来越便宜,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更新库存电池的时候,获得一定的利润空间。
如果没有海陆丰公司的海绵电池技术,那未来汽车的未来,就真是生死难料了。
毕竟这几年的情况,电池价格并没有大幅度降价,因为电池原材料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需要锂、钴、镍、锰之类的原材料,这些元素的价格这几年反而上升了10∽20%。
至于半固态、固态电池,成本就更加感人了。
以现在的生产成本,未来汽车连碰都不敢碰这些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电池技术不成熟,还因为其成本达到每吨十几万、二十几万。
甚至前期投资的电池,越来越逼近使用寿命极限,未来汽车将面临更新电池库存的压力。
虽然大批量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压低采购价格,但各大电池生产商显然不是吃素的,肯定是不会舍己为人。
因此现阶段,只有海陆丰公司可以救未来汽车。
毕竟比起其他电池,海绵电池在回收再利用上,存在巨大的优势,其电池废液是大豆油和一些常见的微量元素,可以直接拉去炼生物柴油;海绵结构和沉积其中的氯化钾,则可以拉去做有机肥。
内胆和其他配件则可以翻新复用几十次以上。
本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