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133吨大块头,飞行测试!
“老张,这是不是不对?怎么会呢?第一次测试……”
“全都符合结果,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怎么可能呢?”
孟志林惊讶到不相信结果了,因为眼前的事情实在是违背常理、违背常识,也违背他个人对于研究的认知。
哪怕是带领团队完成了电力输出的设计,常规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数据。
一般都会有某个端口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又或者某个端口依旧存在偏差,就不得不再去进一步设计修改,又甚至是牺牲某个功率或功能,等等。
有时候,技术性研究就是这样的。
说的困难一些,就像是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整体完成了设计制造,测试的时候必定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说的简单一些,做一个复杂报表的统计,出现小错误的概率是极高的。
一次性,全部没问题?
孟志林只感觉研究常识被颠覆了,理智告诉他就是如此,但依旧是满心惊讶。
他这么一说,有些了解技术难度的人也跟着怀疑起来。
但也马上反应过来,“张硕院士不可能弄虚作假,也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而且,都是跟着研究过来的,最少对内部,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透明的。”
“所以,没有任何问题。”
张世成苦笑着站出来,他拍了拍孟志林的肩膀,开口道,“老孟,冷静一下,缓缓神,别这么激动。”
孟志林深吸一口气,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
赵老师则是道,“觉得有问题就找到问题,不能这么轻易的下定论。”
“我是相信张院士的。”
他对孟志林的表态有些生气,但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研究应该没有问题,这就是能力!”
他说着看向四周所有人,继续道,“张硕院士,本来就是个创造奇迹的人。”
“想想他的各种研究,哪一个不是奇迹呢?”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有的跟着道,“张硕院士就是这样,我跟他做过研究,不用多想什么,听他的就对了。”
“引力实验,我知道,两三次就成功了,那么复杂,完全想不到的实验……”
“对,张硕教授一直如此,我跟张院士做过氢弹电池的研究,按照设计去做,也是一次成功!”
“这都正常的,张硕院士一向如此!”
“跟张硕院士接触多了,就知道没什么大不了。”
“要我说,电力设计算什么?对张院士来说,就是个小小的研究而已,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好多跟着张硕做过研究的人都纷纷点头,也有人把矛头对准了孟志林,“孟总工,你的质疑完全没有道理,张硕院士还有作假吗?”
“而且,我们都是跟着一起做的,怎么其他人不知道?”
“你质疑张硕院士,肯定不是有什么坏心,我们也知道,只能说你能力上远远赶不上张硕院士,理解不了他那种境界。”
“天才的境界!天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吗?”
“数学,物理,都是公认最顶尖的,新物理方向,源点理论,各类技术研究,最少要接近他那种程度,才能理解吧。”
“有道理呀,和张硕相比,我们就是凡人……”
孟志林被说的有些羞愧。
他还真是没什么坏心,纯粹就是太惊讶了,感觉研究顺利到超出自己的理解。
在冷静下来以后,想想还真是有些过份,竟然质疑张硕院士……
最重要的是,公开质疑!
他是项目的负责人没错,但所有人都更相信张硕,而引力技术、氢弹电池,也都是张硕带队研究出来的高端技术。
电力系统?
外行?
“或许就像他们说的,普通人无法理解天才吧!”
“和张硕一比,我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最开始都不应该有质疑,按照张硕院士交代的去做就好了……”
“唉”
……
氢弹电池电力输出系统的测试大火成功。
测试,一次性通过。
设计也就被确定下来,各部分也都不需要再变动。
下一步就是以氢弹电池对接引力制造设备,再安装其他的设备了,张硕来到基地最主要的工作,就在于研究两者是否会有冲突。
理论上来说,引力场并不会影响到氢弹电池运作。
实际,可能会有些影响。
在引力场释放后,氢弹电池内部粒子,也包括各部分电路、电子部件,受力都会突然性的变化,还不是单侧的受力,而是深入到粒子组成的受力。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情况,只有实验引力技术才会发生。
氢弹电池内部反应强力,包括核转电部件、电力输出,比引力设备本身更‘脆弱’一些,尤其是真空反应炉,可能会因为骤然改变的引力场,导致炉壁发生冲击。
“我们可以利用调节材料控制,在引力设备启动前,适当的降低功率。”
“功率降低,反应速率降低,给外壁的冲击就会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