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其他类型 > 归义非唐 > 第278章 世隆野心(月末求月票)

第278章 世隆野心(月末求月票)(2 / 4)

在胸前披戴。

百姓穿麻、而富贵者则穿绫锦,辫两股头发为髻,在髻上和耳朵上都有真珠、金贝、琥珀点缀。

杨知温将目光投向百官身前七人,这七人形象各不相同,年纪从三十到五十不等。

“南诏清平官董成,参见天使……”

一名五旬左右,官话说的十分标准的南诏官员上前作揖。

在他作揖过后,他身后的南诏百官们也纷纷作揖。

清平官,这是南诏国王以下的最高行政官员,有坦绰、布燮、久赞之分,共六人,相当于大唐的宰相。

董成能站出来说这话,说明他是群相之首,而他身后那六人,应该是其余五相及大军将。

南诏有大军将十二人,地位与清平官相仿,在内则每日与王商议国事,出外则领兵任节度使。

清平官出缺时,以大军将递补。

“见过清平官,敢问王在何处?”杨知温恭敬回礼。

“王在五华楼设宴,请天使上车,由我等带路前往。”

董成是昔年南诏国师郑回的徒孙,同为被南诏从西川掳掠的汉人后裔。

郑回本是河南相州人,于天宝年间举明经,任西川西泸县令,期间为南诏所俘。

因其精通儒学,所以得到南诏王阁罗凤的赏识,先后担任了凤迦异、异牟寻、寻阁劝等三代南诏王室子弟之老师,并协助其继承者异牟寻改革内政,恢复与唐王朝的臣属关系。

在郑回的帮助下,南诏的经济、文化、制度都得到了改进,自此日渐强盛。

尽管郑回死后,南诏与大唐再度翻脸,但在董成的劝说下,南诏与大唐还是在太和年间谈和,不再明面争斗。

“清平官也是汉人吧?”

杨知温询问与自己同乘一车的董成,董成却笑道:“自然,不过我也是南诏人。”

在汉人对于“天下”的概念里,董成可以说依旧是大唐百姓。

但他既然说自己是南诏人,这说明他对其南诏人的身份认同感很高。

对此,杨知温却还是继续道:“话虽如此,但您毕竟是汉人,难道没有想着回到故乡,为朝廷效力的想法吗?”

“没有……”董成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我是平民出身,连庶族都算不上,回到大唐也不会有所作为的。”

“怎么会呢?”杨知温连忙找补道:

“至尊爱民如子,一视同仁。”

“是吗?”董成笑呵呵的反问杨知温,不等杨知温回答,便主动说道:

“我听闻大唐加税九厘,导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

“如果至尊真的爱民,那为什么不对世家加税,而是对百姓和庶族苛以重税呢?”

“这……”杨知温被董成说的有些尴尬,这点他还真的不好解释。

不过从董成的回答来看,南诏显然很重视对大唐情报的收集,不然也不会知道这么多事情。

“先王刚刚薨逝,我王青壮气盛,劳天使多多担待。”

董成率先开口提醒,这让杨知温警惕了起来。

一个国力正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加上一位年轻的国王,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青年人朝气蓬勃,但也最为叛逆,最难沟通。

董成开口提示自己,这说明在这位新王眼里,似乎并不满双方关系。

想到这里,杨知温只觉得头疼,而他们所乘坐的马车,也在南诏精骑的护送下,距离那高台上的宫殿群越来越近。

半刻钟后,马车停在了高台下,董成先行走下马车,随后扶着杨知温下车,为其在前引路。

杨知温及两名大唐的礼部主事向前走去,董成则是带着南诏百官将其拱卫其中。

他们走上那五丈高的夯土高台,来到了宫廷区域。

在此地,具有汉地风格的建筑络绎不绝,看得人眼花缭乱。

在董成的带领下,他们穿过一座座宫殿,最终来到了那高十丈的五华楼面前。

原本南诏的技艺确实不行,但随着劫掠西川,掳走成都数万工匠后,南诏的技艺便突飞猛进。

十丈的五华楼,二十余丈的佛塔,这些都是南诏工匠技艺的体现。

杨知温登上了五华楼,来到了那宽阔的楼顶,也见到了在此设宴等待的南诏王。

他如董成所说的那样年轻,年纪不过十六七岁,但却并不稚嫩。

“此乃我王世隆!”

走入楼顶,董成向杨知温介绍着如今的南诏王祐世隆。

南诏王系为蒙氏,而姓名中姓,则是取父亲的最后一个字。

如世隆的爷爷叫做寻阁劝,而他的叔父伯父及父亲都姓劝。

他的父亲叫做劝丰祐,而他则是以祐为姓。

当然,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直接称氏,如蒙丰劝、蒙世隆。

“大唐礼部员外郎杨知温,参见云南王。”

面对董成的介绍,杨知温也不卑不亢的回礼回应。

对此,不少南诏大臣纷纷皱眉,就连董成也下意识看了看祐世隆。

云南王向来被中原人称作统治昔日云南一地的部落头领,而杨知温称呼对方为云南王,而非南诏王,就是想提醒对方,大唐与南

最新小说: 女配的求生法则 玄幻:傻子开局,从猎户开始修炼 规则怪谈:我欺诈了整个失落之地 开局捡漏天价帝王绿,冰山总裁为我倾倒 诸界龙劫 星穹列车,我在列车开小店 邪巫BOSS只想低调发育 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罪狱岛 重生做恶女,矜贵世子向我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