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下降对大周会有什么影响么? 首先呢,肯定会影响作物生长。 天冷了,容易把粮食冻坏了冻死了,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种田是大周人骨子里的传承,无论男女老少都很擅长。 其次呢,还会使得牛羊马匹之类的牲畜掉膘。 毕竟天太冷,会冻死一些牛羊马匹,即便活下来的也会掉了很多肉。 这样的话,会使得大周的百姓生活变得很艰难。 会给朝廷的治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众人几乎是一瞬间,就想到了气温降低给国家带来的麻烦。 然后,公投了蔺采泉代表发言。 蔺采泉恶狠狠地望了那些人一眼,无奈地叹息道:“想来会给大周带来很大的麻烦吧。” “粮食减产,牛羊掉膘,大周百姓的生活便会变得一团糟,继而,可能会引发动乱。” 这样的事情,已经在大周千年的历史上,上演了太多太多次了。 对此。 秦渊并没有说些什么,而是话锋一转,又问道。 “诸位道长可曾想过,匈奴人为什么要频繁侵略我大周呢?” “总不能是草原人,残暴成性,无比嗜杀吧?” 秦渊悠然道。 不是在聊温度下降,在聊小冰河期,怎么忽然扯到草原人身上去了? 祖师爷讲这个是想干嘛? 众人不由得一愣,面面相觑。 可秦渊问了,他们又不能不答。 于是乎,蔺采泉说道: “想来是因为草原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这才侵略大周,想要获得足够的粮食吧。” “不错,你说得很对。”秦渊点头道。 “他们入侵大周,肯定是吃不饱饭了,只能来大周抢吃的。” “否则的话,谁又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呢。” 蔺采泉有些不解道:“祖师爷,小道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不当问。” “你问呗,想问什么只管问。”秦渊说道。 蔺采泉壮着胆子道:“草原人劫掠大周的事情,与先前说的,天象的周期性变化,似乎没什么关系吧?” 这个问题,简直问出了在场道士们的心声。 不是传授压箱底的绝技嘛? 怎么说着说着就从天象扯到国计民生,又扯到草原人身上去了呢? 祖师爷的思路咋这么跳脱啊。 他们跟不上呐! 秦渊并没有生气,而是淡淡地说道:“有,当然有关系了。” “诸位道长有没有发现,草原人劫掠中原,一般都在什么时候啊?” “呃……” 蔺采泉愣了愣,然后答道:“往往是在秋收之后吧。” “这样他们就能抢到足够多的粮食,支撑他们过冬了。” “又或者是开春的时候,他们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损失很大,需要劫掠大周,补充回来……” 说着说着,蔺采泉的声音戛然而止。 骤然惊呼道:“祖师爷,您的意思是说,天冷了,匈奴人会游牧南下???” “何出此言呐。”秦渊好奇地问道。 “先前已经说过了,南北的天象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时候,越是靠北边就越冷,温度越低。” “大周的温度都已经降低,遭遇寒灾了,匈奴人只会更冷。” “搞不好,牛羊都会冻死无数。” “为了活下去,他们便只有一个选择了——” “游牧南下!” 秦渊微微点头,表示自己认同了这个结论。 这个结论,放到朝堂之中,足以掀起惊涛骇浪,足以让满朝文武震惊。 因为,战无不胜的匈奴铁骑就要南下了。 大周布置在边境上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拦住? 要是拦不住的话,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让这些匈奴人退去? 他们得损失多少财货? 匈奴人会不会一不留神打下了京州? …… 这对朝臣来说,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在这些道士之中,却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毕竟,大家都是修道之人,远离俗世,不沾惹尘世的因果。 就算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办法。 只是对这个结论,微微有些诧异和感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