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他是皇后的兄弟,太子的舅舅,又是户部的二品侍郎! 可眼前之人一身绿袍,看看料子上啥暗纹也没有,也只有八.九品的官才是这副打扮。 可这等最底层的官吏,竟敢呵斥他这等贵人,要不是此人身边着着的人皆有翰林院的痕迹,端木洪天都敢直接上手,将人活活打死! “好好好!好一个翰林院。朝安,本官竟不知,你这个户部尚书,武勋一系的开国国公,竟然跟翰林的人勾搭在一起。 文武勾结,本就是朝中大忌,你朝安知法犯法,一会儿本官上朝,第一本就要参你!” 朝安的脸色霎时一变。 他深深盯了一眼端木洪天,这人虽然总是抓不住时机,但为官多年,还是有几分城府的。 若他与方才那翰林小官计较,即失了身份,又给对方扬名。 弹劾太子,怒斥国舅,只要一想到对方踩着他和他那可怜的太子外甥邀名,端木洪天就气的浑身哆嗦。 所以端木洪天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朝安。 这一手,转移得不可谓不妙。 但端木洪天的作为,在朝安眼中,那叫一个小家子气。 这个国舅干的叫什么事吧。 他端木洪天 是太子舅舅,皇帝实在亲戚。 你就是直接上手去打,都可以化解危机。 可是对方偏要借这个小官,把矛头指头他朝安。 这一手,看似巧妙,实则只反应了一个事,那就是端木洪天魄力不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果然,未等朝安说话,那小官九品校书于子淳就又蹦跶起来。 “端木洪天!本官位虽卑,职虽小,也是二榜进士出身,堂堂的天子门生。 本官说出的话,没有半句谎言。 太子带兵劫掠国库是事实,本官就绝对不会虚言。 还有,你也别认为本官想借着弹劾太子,行邀名之举。 作为天子门生,二榜进士出身。本官自认是个文人! 作为文人,本官的史学学得也极为不错。 打咱们大康往上数个朝代,只听说马上打天下的,没听说马上治天下的。 现在太子越长大,越发像个莽夫。 如此太子,还怎么担当国之储君? 所以本官弹劾太子有错吗? 端木洪天,你到是说啊,太子如此行径,若不弹劾警告,未来我大康可能交到如此莽夫手中? 所以,端木大人,或者说,端木国舅,别一脸恨不能生嚼了本官 的样子。 本官此时弹劾太子,可是为了太子好,为了大康好。 你一脸吃人的表情,是想坏了太子殿下的前程吗?你还配做人家舅舅吗?” 在于子淳声嘶力竭的反问中,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几变。 就没见过如此舌辩之士! 要是照这位这么说,端木洪天和朝安他们要是不弹劾太子,就是坑太子,就是不想叫太子继位的罪魁祸首! 尽管于子淳是借史喻今,可再怎么理由充分,他实质上还是要收拾太子。 并且此人为大家收拾太子找到了一个充分的,代表正义的理由。 端木洪天并不是什么官场高手,这一次他竟没听出于子淳话内暗含的诡计。 “竟是如此吗?那本官好像还真错怪了你们……” 朝安嘴角翘了翘,直接道:“既然国舅爷明白了咱们大家的好意,那么,您是不是也在这份弹劾太子的折子上署名呢?” 朝安伸手就从怀里掏出了那份蕴含着所有人签名的折子。 他把他自己署名那页放到了端木洪天面前。 “瞧,这里是本官的署名,端木侍郎,你也署上自己的名姓吧。” “这……” 端木洪天只是扫了那么 一眼,就看到太子带兵闯国库的字眼。至于其余的,像什么太子带兵与京营开战,其行可疑,似有谋反的迹象。 又有,太子将银两悉数送进东宫,有钱有兵,又与齐国公世子司徒剑南这个锦麟卫指挥使交好,其行径,实非太子所为。 这等字眼却是在最后头,并未被端木洪天看到。 但仅看到这些,端木洪天就知道,这折子要是递上去,太子就别想好过了。 他迟疑了一下,当场就打算反悔。 “不行,这折子不能递到皇帝面前,他若知晓太子所为,非把太子打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