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先开饭吧。” “好主意。” 父子两心有灵犀,朱高炽马上安排太监们去准备,太子的晚膳必须得是御膳房精挑细选的顶尖厨子来做,每日还不重样。 太子爷很少生气,对太监下人也多和善,但是你若是做的难吃,那一定大怒,男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陈瑄好奇的打量了一番朱瞻墡,之前远远的见过这位殿下,但是没有仔细的在意过,可以说这是第一次近距离见面。 “五殿下。” “你就是陈瑄陈总兵吗?”朱瞻墡来的路上已经知道了这位陈总兵在。 “正是微臣。” “前些日子我二叔说你在济南府,不然我早就想要见一见陈总兵了。” 听闻朱瞻墡叫二叔,陈瑄有些诧异,因为他知道汉王和太子关系不算融洽,这位皇孙却一口一个二叔喊得亲切,不过瞧着太子爷没意见,他自然没意见。 “是的,臣前些日子因为公务都在济南府,昨日才返回。” 接着又说:“早上臣去见了郑和,见了蒸汽机,郑和与臣夸奖了一番五殿下。” “郑和夸大了,我也就是出了主意而已,还是他与工匠们辛苦,不然也造不出蒸汽机,三月就能做成这样已经出乎了我的预料。” “瞻墡,方才陈总兵与我们商量了一些漕运海运的事情,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朱瞻基接过了话。 “大哥,什么事情。” “陈总兵即将出任河运及海事总兵官,海事先不说,主要是河运,蒸汽船的出现会促使漕运船只速度变快,可以预想航船也会更加频繁,江南士族门阀行漕运最多,与其最相关,如何与之交涉是漕运改革之关键。” 朱瞻基说的很隐晦,其实就是漕运改革会触及士族门阀的利益,这些人又都是纳税大户,一家两家还好,全都得罪了,他陈瑄也做不了。 “陈总兵可否说一下,现在的漕运是个什么情况,如何管理的?” 目前漕运最繁忙最热闹的是大运河,毕竟贯通南北,漕粮和宫廷运输占了一大部分,除了这些之外,明代商贸逐渐发达。 徽商是茶叶贸易起家,晋商是盐业起家,丝绸,陶瓷,各种当地特产,都在这条大运河上繁忙的运输着,随着大明越来越繁盛,这些商贸活动不断的增加。 由于文人对商人的不重视和商人的“恶名”,商人们虽然赚钱,但是地位不高,风评一般也不好,渐渐的也出现了一些个商人集团,集合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慢慢的也开始用集团的力量来增加自己的利益。 但是就是这些人,是赋税的大户。 虽然文人抑制商业,但是朝廷需要赋税,需要民间资本的增加,这是阻挡不住的,所以就算在抑制之下,这些年永乐盛世,商业活动还是在不断的增加。 士族门阀多也有靠山,依靠着大靠山又找一些小的在各个关键环节的官员,以现银或分红的形式来进行捆绑,这也形成了一整条利益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时漕运商业体系主要的税款有四种,商税、船钞、抽分、门摊税。 商税是根据物品售价征税,运河上光是商税的收税站就有两百多个,生怕逃了。 单单这些收税站的维持就得不少人,不少薪俸,当然就是这些收税站的小吏最容易被门阀们买通,收受贿赂。 毕竟这些门阀塞的钱可比小吏们自己的薪俸要高的多。 船钞根据船舶大小以及运载总量分类,从北平到杭州分五段收费,就算是空船从头到尾走一次也得8两银子。 抽分是对造船材料的收费,以实物缴纳。 门摊税,是对城镇商人货栈和货摊征收的许可税,非朝廷粮食贡品,要流入市场商铺,都需要征收这项税款,这也是偷逃的重点项目,负责收税的小吏们漏报,少报,就可以减免不少的税款。 朝廷对于商贸的压制是显而易见的,普通的商船若是全额缴纳,装的又只是当地的特产,从应天府到北平,这税款可能要到商品成本的五六层甚至更高。 士族门阀们通过一些手段,将数量少报三四层,又逃过门摊税,就可以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其他城市的市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垄断,小商贩根本无法和他们竞争。 当你垄断了一个市场,你就会想方设法阻止任何的改变,因为任何的变数都有可能给你带来不利的影响。 陈瑄疏浚河道,便利了朝廷的漕粮贡品,同时也增加了各地的赋税,虽说氏族门阀做大,也透漏了一部分税款,但是终究是有不少缴纳的赋税。 加上这些门阀在当地势力强大,陈瑄司职漕运总兵官,将这些门阀和朝廷的关系维系下来已然很不容易。 看着陈瑄分析了一下现在的漕运情况,那对于门阀士族既爱又恨,更多无奈的模样,朱瞻墡知道他是有想过真实的改变现状,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按照现在的朝廷能力确实难以改变。 陈瑄说的差不多的时候,菜也上了,朱高炽虽然忧愁但是美食当前还是得先吃。 太子爷喜欢吃,众所周知,朱瞻基虽然无奈,但是也不能拦着,边吃边说。 “陈总兵,一起吃吧。” “太子殿下,臣等会回家吃就好了。” “你中午来的时候正是午膳刚过,我估计着你赶过来的路程是中午也没吃吧,饿着肚子可什么都做不成,坐下一起吃吧。” 当然太子的晚膳不是君臣同席,一人一个餐桌,食物都分的小份且精致。 “陈总兵尝尝这个菜,这是福建那边来的厨师做的,用瓦罐煨了一堆食材海鲜,味道极其鲜美。” 朱瞻墡看了看,这菜倒是很像佛跳墙,只是此时佛跳墙还没发明出来,有些类似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