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是要背祖忘宗啊!” …… 两日后。 薛华立路二十二号。 程千帆翘着二郎腿,他的屁股坐在靠椅上,身体微微前倾,手上拿着一个放大镜正在研究手中的鼻烟壶。 邦邦邦。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进来。” “帆哥。”进来的是侯平亮。 “有事?”程千帆拿起放大镜,对着侯平亮看了看,小猴子顿时变得极为壮硕。 “帆哥,有结果了。”侯平亮说道。 “什么有结果了?”程千帆愣了下。 “丁瑜。”侯平亮说道,“帆哥你不是让我搞到她的口红……” “噢,对对对。”程千帆点点头,“说说吧,查到什么了?” “口红拿去医院化验了,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侯平亮说道。 “恩?”程千帆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和鼻烟壶,抬起头,皱眉问道,“没问题?” “确实是没问题。”侯平亮点点头。 程千帆右手按了按眉心,表情有些阴冷,当时他的直觉告诉他,丁瑜的口红必然是有些猫腻的。 只是,现在小猴子却汇报说口红没问题。 “没问题就算了。”程千帆心中暗暗记下这件事,摆摆手说道,“还有事吗?没事就出去,别打扰我学习古董文化。” “帆哥,口红没问题,不过,弟兄们跟踪丁瑜,却发现同样有人在暗中跟踪她。”侯平亮赶紧说道。 “喔?”程千帆抬起头,“竟然还有人在跟踪丁瑜?” 他的嘴角扬起一抹弧度,“查到他们是哪部分的没有?” “暂时不清楚他们是哪方面的人。”侯平亮摇摇头,“不过,属下注意到这些人平素多会在五角场附近出没。” “五角场!”程千帆神情微动,他放下鼻烟壶,来到墙壁前,拉开了猩红色的帷布,露出上海全市地图。 随手接过了侯平亮递过来的指挥杆,程千帆在地图的某处点了点: 这就是五角场。 五角场方圆不到十六平方公里,因民国十九年修成的其美路、翔殷西路、黄兴路与民国十四年筑就的翔殷路、民国十二年建筑的淞沪路呈五角放射状而得名。 此处原是由黄浦江支流虬江、走马塘合抱的冲击平原,故而也称为“圆沙”。 清末时,五角场属上海县引翔乡,这里是一片乡野田畴。 此地较著名的人文景观,是为纪念明末嘉定城的抗清英雄侯峒曾而立的“圆沙墓”,圆沙墓旁有石人石马。 去年的第二次淞沪抗战,上海沦陷,五角场也陷入战火中,村户民宅几乎都在战火中沦为废墟。 在此地的原上海市府办公楼宇被日军占用。 日军看中了五角场的地理位置,在此驻军和移民。 日军赶走了五角场原住民,迁来日本移民一千余户,要把五角场变成日本人的街区。 他们将其美路改成松井街,黄兴路改成加纳路,翔殷路变成特务路,淞沪路改成仓永通,并在国权路一带设了日本街,在铁路新村设立了明和街。 一时间,五角场灯笼高挂,旗幡飘扬,木屐声声,流莺游荡,俨然一片“东洋乐土”。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拜谢。 ------题外话------ 月底了,大家手里还有月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