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已然凉了。 不安的情绪开始肆虐。 短短这一会儿,阮娇娇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 管廷筝很聪明,观察力也不错,只要他想注意的,自然不会打眼而过。 她不认为他打开包什么都没看不到,但是他没说,就像上次没拆穿自己一样。是觉得自己没有威胁,还是想要放长线钓大鱼?亦或者是他真的什么都没看见?她已经猜不到了。 而且她并不是什么大鱼,不过若将她的来历说出来,可是比大鱼更爆炸吧! 眼下不管怎样,包里的东西是不能留了,要尽快销毁,只是现在却不是一个好时机,稍后再找机会吧。 再说就算他知道了,又如何!自己就死不承认就好了。 自古以来,便是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两者她都可以占,唯独不可能是君子。 不过阮娇娇转念一想,万一它真的瞎呢!不过这些留在手中是不该了。 就可惜里面的好吃的,她本来打算囤着自己慢慢吃的,这样等下次再吃到不知道得是什么时候了! 阮娇娇忍不住叹气,不过还是当断则断才好,不然指不定惹出什么样的祸来,她可应付不了。 静下心来。 “大爷,你有没有点火的东西呀?”阮娇娇询问道。 “有是有,不过娇娇丫头,你要那玩意儿有啥用?”张大爷起身便去写字台上面翻找。 “我就是想用一下。”阮娇娇挠挠脑袋,心里也怕张大爷深究。 “哦,洋火成不成?”他一会儿就找到目标,拿着便向她询问道。 阮娇娇松了一口气。 “可以的,张大爷。”拿张大爷拿过来她看了半天,是一个纸盒,从旁边往里推,里面是火柴,左右面还沾着红色的火药儿。 张大爷看小姑娘观摩半天,以为她不会用,便又伸手拿过来,抽出一根火柴,然后用火柴头猛地在旁边的火药上一划,火就点燃了。 “会了吧?”张大爷询问。 阮娇娇没有上手过,只见过别人划过。 后世已经很少用到这种东西了,打火机慢慢替代了它,相较起来更为方便快捷还安全。 但也不乏有些人为了怀旧,还是会使用火柴,外观装饰比之现在的好上很多,甚至有的还做成了奢侈品。 阮娇娇推开后发现里面火柴还是满满的,谢过张大爷后,说自己用一下就还回来。 张大爷摆摆手,表示拿去用就行,别还不还的听的生疏。 阮娇娇坚持要还,因为现在毕竟身处计划经济的年代,一针一线都很珍贵,这火柴自己又很少用到,一件东西自然得用了才会发挥作用,如果一直闲置就等同于废品了。 这时候火柴几乎是每一个家庭的必需物,由此也她再一次清晰的认识到,一切不属于这个年代的东西都很烫手,能毁掉的就毁掉,不能的就只能藏起来,谁也找不到那种的藏。 接下来等着的时光,阮娇娇一直和张大爷闲聊。 期间她有意指引着张大爷往自己想知道的方向聊,虽然不大工夫,阮娇娇还是了解到这个年代和自己从书本上所知悉的情况大差不差。 六零年代初,经济陷入谷底,市场供应紧张,供不应求成为现状。 由于生产力的落后,计划经济开始了。 这时候人们大多数还是从事着重劳动工作,劳动最光荣的标语随处可见,各家各户都是算了又算的计划着过日子,五花八门的票据也开始登场。 尽管这个时候人们已经过着几乎捉襟见肘的日子,但是却是人口增长最厉害的时期,当时鼓励生产一方面是战争刚结束,国家需要新鲜的血液进入,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中国人骨子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密不可分。她突然想到了在陈姨住的大杂院门口,从自己旁边呼拥而过的那一大群孩子们,热烈又鲜活的模样。 当时不察,现在想起却仿佛被注入了点点活力,不禁笑出了声,笑容也鲜活了不少。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都有着对时事不同的见解,阮娇娇有意引导,张大爷自然侃侃而谈,正说的畅快,听到小姑娘笑了,还以为自己说太多了,只是看着小姑娘乖乖巧巧端坐在自己跟前,带着让人看着舒心的笑,任谁也气不起来。 于是便也停下来,眼中带笑问道:“怎么了,可是娇娇丫头听烦了?” 阮娇娇回过神来,语气娇娇:“哪有,张大爷,就是想到以往您话并不多,没想到聊起自己喜欢的,侃侃而谈的样子整个人仿佛在发光呢!” 张大爷听完爽朗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