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的春笋,那些因为路途遥远而磕磕绊绊不成型的,她是没有算给周大厨的。 而玉娘便在一边称重,两人配合起来很快便算好了价格:“这春笋三十斤,蘑菇二十斤一共是三百六十文钱!” 周大厨蹲在地上再次验货确认无误后,才让徒弟带着苏念去掌柜那处结账。 闻氏见苏念把东西都卖了之后倒也开心,和周大厨又说了几句话后便准备走了。 而正当闻氏准备走的时候,玉娘叫住了她:“这次多谢闻姨的帮忙了。这是给闻姨您的!” 玉娘掏出二十个铜板递给了闻氏。 闻氏看着手中的铜板反应过来后说什么都不肯收下。这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能让苏念她们卖完货,也能让周大厨收到满意的货,闻氏就心满意足了。 “这我不能收,我要是收了还成了什么人啊!”闻氏把铜板递给了玉娘。 见闻氏说什么也不肯收,玉娘便把铜板收入荷包中。 良久,她才道:“那便多谢闻姨了!” 说完,她又向闻氏鞠了鞠躬。结完账后的苏念看见,在心里不禁感慨,玉娘肯定是有故事的人。 玉娘也打定主意了,下次再来和苑街定要给闻氏带一些东西。 如今大妞儿正是用钱的时候,这钱能省则省,好让大妞儿渡过难关。 本来卖完东西,玉娘想拉着苏念回灵秀村的。苏念想起了仁惠堂的那个被救的姑娘。 算起来,她已然有些时日没有去了。那一百文的药费想来定然是不够的。 苏念想了想,这人是她救得。不能把人放在仁惠堂就不管,她不能这么无情无义,让仁惠堂替她买单。 本想让玉娘先回去的,但听到苏念一个人准备去仁惠堂的时候,玉娘还是不放心便一同跟了过去。 等到了仁惠堂的时候,王温宁一下便认出了苏念。虽然他们接触的日子不算多,但苏念给王温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丫头,这些日子怎么不见你来啊?”还是王氏先开口问道,她在一边看着王温宁犹豫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先开了口。 苏念知道王氏是关心自己,便把事情都告诉了王氏。王氏听了之后,也是吓了一跳。 不过看到苏念平安无事归来,王氏还是放下心。 苏念走向王温宁问道:“公子,那日的姑娘呢?” 想着这些日子来,那姑娘的伤势应该好得七七八八才是。 王温宁知晓苏念的心思,叹了口气道:“唉,前几日那姑娘的伤势好转了。只是不知什么时候便又走了。” “也是怪没良心的,不说谢谢我们温宁这些日子的照顾。就连是苏丫头带她回来医馆的事情也不提。”王氏没有好气地说道。 苏丫头一片好心把人救了回来,可谁曾想那丫头竟然自己悄悄走了。 那时候王氏半夜上厕所,看见病榻没有人可谓是吓了一跳。她赶紧让王温宁和周掌柜一同找人,找了一圈都没有看到人影。 最后还是王温宁在病榻上发现那姑娘留下的纸条,上面写着后会有期几个字后便没有任何字了。 苏念听了之后,倒也只是笑笑。横竖她没有事情便是,她救人不求回报,只是为了自己心安而已。 王氏见苏念的样子,那是心疼又气愤。这苏丫头当真是好心。 苏念见王氏的肚子愈发滚圆,便说道:“前些日子夫人说想吃春笋,我这还剩下一些。夫人若是不嫌弃便拿去!” 方才把春笋卖给周厨子,苏念留下了一些好的,为的就是给王氏。 这也算是自己把人带回来麻烦仁惠堂的礼物,当然苏念也不会就这么做,她还想着到时候再给仁惠堂结药钱。 王氏一听到苏念给自己带来春笋的时候,一拍脑门道:“瞧我这记性!都差点忘记了。” 苏念不明所以,只见王氏走进厢房中拿出一些银两道:“这是隔壁太太托我向你买的。那时候你送来的芽苗菜甚是可口,这太太便惦记上了。” 王氏又拿出好几份银两,这些都是她那些小姐妹托她买的。 她那时候一直大力推销苏念的芽苗菜,这倒把她们说得心动了。 哪怕苏念久久没有到来她们也把银两放到王氏那儿,横竖这点儿钱根本不算什么。 苏念又惊又喜,她没有想到王氏如此惦记她。没想到芽苗菜卖了不过几日,这竟然打开了市场。 苏念接过银两,开心笑道:“这菜要过几日才成熟。夫人帮我转告太太们,若是不嫌弃的话,明日我再送来春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