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块花色素雅的布料,他拿在手里反复摩挲,想着做成桌布铺在他们婚房里的桌上,结婚那天,宋诗诗若是看见,肯定也很喜欢。
孟寻州准备充分,怕有遗漏,他还特地准备了一张清单。
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他布置他和宋诗诗的婚房需要准备的东西。
他想让宋诗诗看到一个温馨又喜庆的婚房,他想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送给她。
傅淑娴怕他一个男人,采买的时候出什么纰漏,所以特意跟着。
结果她发现自家儿子上心程度,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清单上的东西,一看就是特意有咨询过有经验的人的,可谓是面面俱到。
“我们家都还没跟你郑姨正式见面,谈一谈彩礼和定日子的事情,你就急匆匆来买这些,是不是太急了点儿?”
孟寻州不以为意,很自然地回道“那您和我爸赶紧去郑姨那儿谈啊,平日你们不是总催我结婚吗?怎么现在又不积极了?”
“哎……你这小子,你现在倒怪起我们来了?你是不是皮痒痒了?”
说着,傅淑娴作势要打他。
可那巴掌落到孟寻州身上时却很轻。
“你这孩子,彩礼和婚期这些事情,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定下来的。你郑姨那边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总要讲究个礼数。你瞧你这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也不怕被人笑话。”
部队上的事情,孟寻州有自信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但这结婚,他也是头一次。
很多礼节方面的事情,他几乎一窍不通。
所以才需要傅淑娴他们帮衬着。
“妈,你们在这方面有经验,这事就交给您和我爸了,要是需要我出面的场合,您直接说,我肯定到。”
“那明天我和你爸就去找你郑姨。她现在也不回大院了,一直住在诗诗那四合院,我得让你爸明个请天假。”
傅淑娴这话一出,明显就是早就想好了的,不过是和他说一声而已。
孟寻州一把揽住傅淑娴的肩膀,讨好地道“妈,还是你最好了。”
……
宋诗诗一下班就在母亲郑佩兰的帮助下,精心准备着自己的嫁衣。
虽说她和孟寻州结婚的一些礼节上的事情还没开始做,但结婚已经算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她怕到时候来不及做嫁衣,只好求着郑佩兰帮她。
孟寻州昨晚特地过来跟她说,今天傅淑娴和孟冠儒要登门,所以她今天特地请了假,待在家里等着。
此时她坐在院子里,阳光洒在身上,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布料,眼中满是憧憬。
郑佩兰在一旁穿针引线,不时地抬起头,看着女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诗诗,你看这绣个什么花样好?”
郑佩兰拿着针线,指着布料问。
“妈,就绣朵简单的花吧,象征着我们以后的日子能像花一样美好。”
宋诗诗脸颊微红,羞涩地说道。
“嘶……”
或许是因为走神,宋诗诗突然发出一声痛呼声。
郑佩兰连忙放下手中的针线,转身抓起宋诗诗的手查看。
看着她手指头上冒出的血珠,郑佩兰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怎么这么不小心,疼坏了吧?”
“没事的,妈,不疼。”
宋诗诗笑着安慰郑佩兰。
就在宋诗诗和郑佩兰母女俩说话间,四合院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宋诗诗下意识地站起身,脸上闪过一丝紧张。
她知道,大概率是孟寻州和他的父母来了。
不会是不是因为她和孟寻州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此时她一想到即将面对傅淑娴和孟冠儒,就不自觉地开始紧张起来。
郑佩兰看着女儿的模样,笑着说道“瞧你这孩子,紧张什么,还不去开门?”
宋诗诗快步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打开宅门。
只见孟寻州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身姿挺拔,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站在他身旁的是傅淑娴和孟伯伯。
孟寻州一看到宋诗诗,眼中的笑意更浓了,“诗诗。”
宋诗诗回以微笑,然后冲着傅淑娴和孟冠儒喊道“孟伯伯,傅姨。”
傅淑娴也走上前,拉住宋诗诗的手,亲切地说“诗诗啊,好些日子没瞧见你,你可是越来越漂亮了。”
宋诗诗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傅阿姨,孟伯伯,快请进。”
郑佩兰热情地端上茶水和点心。
傅淑娴看着满桌各式各样的点心、糖果,以及水果。
她笑着夸赞道“妹子,你可真是太客气了,准备得这么周到,真是破费了。”
郑佩兰微笑着回应“都是些家常点心,你和孟大哥别嫌弃就好。”
寒暄过后,气氛逐渐变得有些拘谨。
孟寻州率先打破沉默,说道“诗诗,我和我爸妈今天来,主要是想和郑阿姨商量一下我们结婚的事儿。”
宋诗诗轻轻点了点头,脸颊更红了。
傅淑娴接过话茬,诚恳地说“妹子,我们家寻州能娶到诗诗,那是他的福气。这结婚的彩礼和日子,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