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去街上的时候,我看到有很多小朋友,还有大人,都很喜欢吃那个阿姨的烤肠。
奶奶也给我买了烤肠,很好吃,我在电视里看到很多人都喜欢吃,这个叫做烤串。”
覃小柳向家人解释什么是烤串,以及烤串的制作方法。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你又是怎么会做的?.....你,你怎么想到要做这个?”
覃凯和章慧芝震惊的听着,覃小柳侃侃而谈。
“爸爸,书中自有黄金屋!电视里有,我也在书上看过。”
“这些调料,是我看电视里的美食节目学的。”
反正电视是手动换台,推给电视,也没人能去认证自己说的真假。
完美!
“你看电视学的做饭?”
“对啊爸爸,你觉得我们拿去卖?可以吗?”
覃凯缓和了一下自己嗡嗡响的大脑。
章慧芝坐在椅子上,听这两人说的话。
“小柳,你说啥呢?这卖?这会有人吃?你们没有弄过,可不要瞎折腾......\"
听的稀里糊涂的章慧芝,隐约感觉事情不简单,急忙阻止。
“奶奶,先让我爸爸看看这个,这是我写的,上面是怎么做的炸串。”
覃凯拿过女儿的小本子。
上面清楚的写着,炸串酱料配方,香油制作,炸串制作。
一看就能让人明白。
“你再看后面。”
翻过页,后面又写着如何售卖。
勘察市场,了解菜价,摊位价钱,人员流动情况....
如何租摊位,找市场管理,签合同,租金,押金,租期以及了解水电费....
买什么工具,如何存放......
上面写的清清楚楚!!!
覃凯越看越觉得心惊!
自己女儿竟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这么多准备。
只是一次逛街,女儿就写了一份“计划书”!
看着手中的这个小本子,覃凯混乱的大脑逐渐清明。
这个清晰的“计划书”,就是告诉自己,也许女儿说的,自己做买卖真的可以成功……吧。
“小柳,这个,真的是你写的吗?全部都是你自己写的?”
“是的,爸爸。我自己写的,我也想让爸爸和奶奶不要那么辛苦,我也想要挣钱。”
覃凯摸了摸自己的心脏。
“……好!你先等等。你先让我思考下,让我再看一看。”
他沉下心,再次认认真真的看着这个计划书,脑子里也在计划着实现的可能性。
女儿和她妈一起做的“烤串”,他也吃了,味道确实不错,他也从没有吃过这么好吃食物。
而且还有宋保全他们给的反响也不错。
女儿写的“计划书”很清楚,每一步怎么做。
章慧芝瞧着认真的儿子,也忍不住凑近看看那个小本子上。
到底写的什么,竟然让儿子好像同意了似的!
她凑近,看到小本子上面写着“计划书”三个字。
她仔细看了看,越看越心惊,脑子也跟着那些流程看完,她觉得,跟着这个写的内容做,好像真的有可能去卖东西。
再看看还在认真思考的儿子,章慧芝觉得,她的心脏在揪着。
这太不可思议了!这行吗!
她们祖祖辈辈都是在泥土里刨食,谁会懂这个呢?她发表不了任何意见。
只能嘱咐,多观察观察!不要着急。
覃凯当然理解他妈的想法。
他也犹豫害怕,可是看着这清清楚楚的操作流程,他真的觉得这可以试一试。
他不想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更不想一辈子做个木匠。
覃凯看着这个计划书又发现有几个不太了解的地方,还有很多疑问。
他拿着本子询问女儿自己不懂的地方。
秦小柳看到秦凯真的在认真思考自己这个计划,心里非常开心。
他仔细的给她爸讲述,这个计划书该怎么操作以及更多的实例。
让覃凯更加了解该怎么做一个小商贩。
覃凯和覃小柳继续讨论。
“爸爸,我和奶奶去买菜的时候,我算了一下。
咱们自己家种菜不说,村里每家人里就已经有了很多菜。
有很多菜,我们可以不需要去街上买。
村里人也种菜,我们也可以向村里人买卖。
我们只需要在山下,买一些家里没有的菜。还有肉之类的。
咱们家里也有菜籽油和大豆油。
这能给我们剩下不少成本。”
覃凯看向女儿手指着本子上的地方,上面写的是市场上,一些蔬菜的价格。
“对,这样算下来,我们蔬菜需要付出的成本不多。”
“那你
“电视里说了,这些菜市场都会有管理人员负责。
我们可以向他们租借摊位,签一个正式的合同,
这样以后我们的这些东西,就不会被别人破坏……”
“还有我们需要做炸串的一些工具,可以去日常杂货铺里买……市场里不是有个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