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又一年秋(3 / 3)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前距离;”

“当时,吴都广陵,便有绣衣卫分司一处,属绣衣卫者百五十,爪牙上千。”

“为了维持着千余人,在广陵城的情报搜集,以及针对吴王宫的查探,先孝景皇帝每年,就要赏赐臣不下五百金。”

“而这五百金,仅仅只是广陵一城所需。”

“余者——如赵都邯郸,齐都临淄,燕都蓟邑,楚都彭城等,用度虽少些,却也少不到哪里去……”

一听周仁这话,刘荣便算是明白过来,绣衣卫过去的经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得、下发了。

——直接由天子巧立名目,给指挥使:周仁降下赏赐;

再将这个赏赐作为项目经费,下发到绣衣卫内部具体的部门,或是具体的个人手里。

如此一来,项目经费有了,朝堂内外却也不会因为一笔不明所以、说不清楚的额外支出,而对绣衣卫的存在有所察觉。

至于这么做的弊端,则正是刘荣方才,表示绣衣卫未来‘不能再完全藏在幕后’的原因所在。

——天子赏赐,尤其还是无缘无故的赏赐,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指不定能出什么乱子!

好比周仁这个绣衣卫指挥使,先帝每年几千金的赏赐下去,别说是后世野史了——便是如今朝堂内外,都有人说郎中令周仁,是先孝景皇帝的老相好、好基友了。

偏偏刘荣还无从辩驳!

毕竟老刘家的皇帝,在这方面的名声向来不算干净。

所以,为了以后不被造黄谣,不被野史描述为‘和郎中令拼刺刀’的基皇,刘荣必须让绣衣卫,在一定程度上‘浮出水面’。

因为只有这样,绣衣卫才能得到一笔正常渠道的专项拨款,而非天子给予指挥使个人,再被指挥使偷偷用于绣衣卫运作的所谓赏赐。

再者说了:恩出于上!

绣衣卫这么个要害部门,经费明明出自天子,名义上却都是由指挥使‘自掏腰包’,这算个什么事儿?

最新小说: 尘埃山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虎贲郎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帝秦设计师 重生野生时代 大唐十万里 将北伐进行到底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