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动荡。”
“诚然,这番言论看似是国富民强、举国刚烈之论。”
“但农户黔首便罢,连尚冠里,乃至军中将士们都信奉此论……”
说着,周仁照例在恰当的位置止住话头,给刘荣充分留出了留白。
在周仁看来,即便刘荣先前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被自己如此委婉提醒,也总该幡然醒悟了
又或者,刘荣是真的不觉得这件事很严重,那在自己这番提醒过后,刘荣也该好好解释解释:这件事,为什么并不严重了。
果然不出周仁所料,几乎是在周仁话音落下的同时,刘荣手中兔毫便落回了砚台之。
那双始终落在竹简、文档的眼睛,也终于投向了御榻一侧的周仁。
只是刘荣却并没有急着说话。
便那么默默注视着周仁,甚至还下打量了一番。
看的周仁都有些莫名心虚起来,刘荣才终是正过身,端起热茶碗灌下一口,又舒服的发出一声长叹。
“哈”
“即便是开了春,这天儿,也还是有些凉啊……”
丢下这么一句看似随意的话,刘荣又侧身撇了眼周仁,而后便不顾周仁茫然的目光,再次低下头,投入到了政务的处理之。
至于自己随口一语所暗含的言外之意,刘荣相信周仁能听懂。
自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至刘荣即立,先后发动朝那之战,以及河套马邑战役,仅仅只过了短短五十年。
在这五十年的时间里,汉家的一切,基本都是欣欣向荣,朝着更好的方向大踏步迈进。
经济,军事,吏治,治安,国家财政,中央集权一桩桩,一件件,都比开国之时、都比太祖高皇帝一朝,要强不止三五个档次。
经济层面太祖皇帝一朝,天下米石八千钱,百姓民以物易物,易子而食
刘荣在位,粟、麦作价皆不过石五十钱,百姓民谁算不丰衣足食,却也至少是有的吃、有的穿。
军事层面太祖皇帝一朝,为了在经济濒临崩溃、中央财政捉襟见肘的糟糕状态下,应对接连不断的异姓诸侯王叛变,丞相萧何不得已,将汉室军队的各项维持成本一减再减,一削再削。
那些年,跟随太祖高皇帝出关平叛的关中兵马,除去贵族子弟,又或是南北两军的禁军嫡系,其余寻常兵卒,基本都是一身薄军袍,一柄制式长剑。
然后就没了。
脚底下,有穿布履的,有穿草鞋的,主打一个随心所欲,穿的起啥就穿啥,中央朝堂一概不管。
就连束腿所需的一根长布条,朝堂都已经是负担不起,不得不让应召兵丁自筹自备。
反观现在?
吃穿用度,已经是汉室军队最不需要担心的后勤辎重。
吃,吃的面食,外加隔三差五的肉食
穿,穿的是出自少府西织室的精细军袍,外加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数量却供应了相当一部分的甲胄!
武器更是五花八门剑、戈、矛、戟、弓、弩,只要是你能想得到,并且能熟练使用的武器,便基本都能发配到你的手。
至于吏治、治安、国家财政、中央集权,更是不必赘述。
吏治方面,汉家虽然没有太过坚定地反腐倡廉,但官僚队伍的综合素养,却是随着社会安定而稳步提高
治安方面单从太祖高皇帝时,秩中二千石,全责关中缉盗事务的备盗贼都尉,如今已经降格到了比千石,隶属内史下的中尉属衙,就可见一斑了。
负责治安的部门,行政级别连续下降,从国家级干部下调掉了市厅级
你说治安有没有便好?
剩下的国家财政、中央集权国家财政方面,汉家自太祖皇帝年间的捉襟见肘,不得不通过发行官方伪劣钱币来维持,到了如今刘荣一朝,府库充盈到钱都不知道咋花
中央集权方面,汉家也从太祖皇帝在位时期,关东异姓诸侯林立,甚至需要宗亲诸侯去制衡异姓诸侯,到了如今,异姓诸侯悉数作古,宗亲诸侯也被剔除爪牙的阶段。
可以说,如今的汉室比之开国初,几乎是方方面面的碾压。
除了开国年间,有那么一批纵观下五千年青史,都能数得好的猛人,其他任何方面,汉家都走在稳步向的康庄大道。
但事实,除了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杰出到令人咂舌的人才队伍之外,太祖年间的汉家,其实还有一个比如今汉室,要跟强的地方。
民族自信。
准确的说,是国民的心气儿,精气神。
想当年,匈奴冒顿单于伙同韩王信,悍然发起对汉室边墙的入侵。
消息传出,汉家之民无不感到愤恨,更是有无数人自发参军,势要去北墙,给匈奴人好看。
要知道当时的行伍,可不是如今汉室的行伍!
虽然对阵亡将士有抚恤,但对立有战功者,能给出的赏赐却少得可怜。
伤残者更惨根本无法得到任何层面的照料,只能回到家里,成为一个失去自理能力的负担,自生自灭。
那般恶劣的国家整体状况,百姓仍旧义无反顾的选择参军入伍,北戍边。
为什么?
因为在他们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