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历史军事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54章 来了,都老了

第354章 来了,都老了(1 / 3)

刘荣一番话,让老太后彻底陷入了沉思。

枪杆子的重要性,不单是刘荣清楚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位合格的封建帝王,都深知枪杆子对自己的重要性。

而在如今汉室,作为汉家的第二个皇帝,包括窦太后在内的历代汉太后,也同样对此有着明确的认知。

至于刘荣此番话语,所表露出来的意图,老太后也是了然于胸。

军队这个东西,除非像后世人民子弟军那般,有崇高的信仰和坚定地信念,否则,基本就是一句有奶便是娘。

乱世尤其如此!

而在治世,这种情况虽然不会被摆在明面,但也仅限于不摆在明面而已。

在那层由治世亲自盖的遮羞布地下,仍旧是那句:有奶便是娘。

一支军队,中央供养和将官个人供养,会直接决定这支军队,究竟是国家的军队,还是个人的武装。

而在国家层面,供养军队的钱到底由谁出,也同样决定着这支军队,究竟更受谁的领导。

相府国库作为汉室社稷的公用账户,国库出钱换来的每一样东西,都必将受到相府准确的说,是相府为代表的整个外朝的支配。

官员俸禄出自相府国库,所以丞相礼绝百僚,群臣避道

中央政府运转经费出自相府国库,所以百官以丞相为首、外朝唯丞相马首是瞻。

那既然如此既然外朝都认丞相为衣食父母,为什么还有天子压在丞相头呢?

除了君臣尊卑,忠孝人伦等精神层面的道德限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丞相手里的相府国库,并非丞相的私赀。

国库里的每一分钱,都是天下百姓一石米、一枚铜钱交来的税。

而这个税,没人是看在丞相的面子,或是出于对丞相的臣服缴。

大家冲的是皇帝

交的是皇粮。

相府国库里的每一分钱,都是汉家庞大的官僚群体,打着给天子交皇粮的理由收来的。

也就是说,相府国库里的,也同样是刘荣这个汉天子的钱。

那为什么还要将相府国库、少府内帑,分别称之为汉家的公有账户和天子的私人口袋呢?

这就好比后世的企业拥有者

相府国库,是公司的对公账户,负责公司的正常运转,充当公司的流动资金。

对公账户里的每一分钱,都不能擅自挪用,更不能用于个人支出

当然,与之对应的是:对公账户里的钱,就是这位总裁的责任承担极限。

如果有一天,公司账户里没钱了,但公司还欠着钱,那这位总裁就算手握富可敌国的个人财富,也根本不需要拿自己的钱,去填公司的窟窿。

而少府内帑,就是这位总裁的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里的钱,拿去奢靡享受也好,漫天撒钱也罢总归只要别拿去违法犯罪,就没人会管你拿这些钱去做什么。

在如今汉室,也是一样的道理。

相府国库这个对公账户的钱,刘荣无法擅自挪用,更无法用于个人支出,比如大兴土木、赏赐、花销之类。

但同样的:相府国库无论再困难,再怎么缺钱,刘荣理论都不会管。

假设有一天,相府国库穷的跑耗子,少府内帑却富裕的钱都没地方放了,那汉家的一切,都会变得非常有趣。

手里没有足够的钱,原本指望着相府国库过活的整个外朝,都会不可避免的倒向刘荣。

等刘荣自掏腰包,解决了外朝的问题,那丞相自然而然就会失去话语权。

说一句题外话:刘荣脑海中,为汉家将来百年构造的蓝图,便有这么一个想法的雏形。

通过庞大的财政压力,迫使丞相向汉天子伸手要钱!

然后汉天子绕过丞相这个对公账户会计,直接自掏腰包解决国家财政问题。

然后,丞相就此成为朝堂的小透明,原本属于丞相的所有权利,都将自此被皇帝收回。

紧随其后的,便必然是丞相的角色淡化,使得皇帝政务处理压力激增

于是,内阁、尚书台之类的秘书团性质机构,便可以应运而生……

言归正传。

现当下,汉室的财政状况,其实已经朝着刘荣脑海中的那个雏形发展了。

经过文景之治,汉家两代先帝省吃俭用,给刘荣留下了极为庞大的个人财富。

与此同时,相府国库又因为汉家轻徭薄税、休养生息的国家总体战略,而始终徘徊在破产警戒线边沿。

国库的农税收入很多,每年足有近三十万万钱!

但花钱的地方更多每年都默认要支出,且完全无法削减的固定支出,便占了国库规定收入的八成以,乃至将近九成!

绝大部分固定收入,要用于固定支出

除了农税之外,又实在没有,且无法拥有其他的生财之道,想要开源,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口、土地缓慢增加,从而拉动粮产总量提高,以此来提高国库的农税收入。

这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事,同时也不可能大幅提高国库的农税收入。

如今汉室,民六百万余户,近三千万口

按照太祖高皇帝授民田爵时,

最新小说: 尘埃山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重生野生时代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帝秦设计师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虎贲郎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大唐十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