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天才(1 / 4)

第314章 天才

“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来看,被报道的好处远远超过了弊端。”

“这真的是很有趣的事情,非常有趣。”

“即使是纽约时报上一篇含有批评性的报道,可能对你个人有伤害,但是,对你的业务却可能非常有价值。”

“关键是,如果你有点与众不同,或者有点离谱。或者如果你做了大胆或有争议的事情,媒体不用邀请,就会争先恐后的报道你。”

“这正是你需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别管他们,保持平常心。别听那些假新闻骂你,做你自己的事。”

“因为,他们在帮你通往成功的第三步。”

……

……

第二天,还是同样的时间,穿着工装一字裙的雪莉·桑德伯格,又一次走进了扎克伯格的办公室。

这次女人的表情带着一种无奈的表情。

在头一天,两人经过讨论,认为陈诺在《时代里的回答,或许只是他偶然头脑发热的奇谈怪论,可以暂且不管。

但是,这一天,2009年9月15日的《人物周刊却证明了,那个人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他是一直头脑发热。

而且是过热。

《人物比起《时代来说,侧重点并非是放在了他目前的社交账号上,它更关注他的本职工作,也给予了这位亚洲演员更多的版面。

整整七页的采访,

从2005年的柏林开始,到最近的戛纳,几乎涵盖了陈诺从最初到现在的这几年全部的演艺生涯。

人物的记者不仅谈到了过去的成绩,也谈到了他即将开拍的科幻电影。

或许就真的如同在开篇时所说,这是一次暌违三年的采访,想问他的问题有很多。

但是,当被采访人谈到科幻电影之后,又聊了聊未来世界之后,整个采访画风突变。

他又开始大谈特谈他那个视频平台,谈那个子虚乌有,闻所未闻的程序算法,给人的感觉好像马上就要从演员转行企业家了似的。

“acebook在这方面对我很宽容。我已经在中国注册了一个科技公司,专门准备做这件事。可能整个周期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看到这,扎克伯格抬起头来,摇摇脑袋道:“雪莉,你怎么看?”

雪莉·索德伯格道:“马克,会不会他是因为对我们的新合同不满,所以借此向我们施加压力?马克,我没有接触过他,我不了解他这个人。你的意见才是关键。”

扎克伯格转了一会笔,随后摇头道:“我无法判断。有可能你说的是对的。不过……”

他忽而笑了起来,“他真的对此一窍不通。他也选错了方向。我相信不用我们出声,自然会有人告诉他,他说的这些,是一个多大的笑话。”

小扎说得没有错。

接连两日在《时代周刊与《人物杂志上发表的言论,历经数日的酝酿、发酵,开始逐渐进入更多媒体的视野,引发广泛传播。

然而,报道的风向却大多充斥着奚落与嘲讽之意。

众多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纷纷表态,认为这就是典型的好莱坞低学历群体所展现出的浅薄见识。

那种魔法算法,简直就是外行中的外行才会诞生的想法。就目前的硬件基础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而言,完全就是个童话故事。

一时间,铺天盖地媒体上都是对他的种种嘲笑。

在b总部,扎克伯格以及雪莉见此也不由得放下心来。

这一下,这个突发奇想的中国人总该知道自己有多错,从而闭嘴了吧?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9月20日的纽约时报中,陈诺再次露相,并又一次提到了他那个被所有人嘲笑的视频交流平台。

“唐纳德慈善晚宴共筹集千万美金,nuo chen竞下2009年海湖庄园圣诞晚会冠名权,称将用作他视频平台的宣传。”

“在发言中,他称已经为视频平台想好了名字,叫做instagram,意思是即时的电报,它将可以让用户像电报一样,飞速分享视频。”

当扎克伯格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和雪莉·桑德伯格一样,是真的搞不明白陈诺究竟在想什么。

为什么对一件毫无意义,看上去并没有任何成功可能的事情上如此执着?

排除掉对方已经疯了的选项……

这件事一下子就变得吊诡起来。

主要是这个人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在b上拥有近两千万的粉丝群体,被成为《时代周刊称之为新王的男人,哪怕只是在慈善晚会上看似大放厥词的一通发言,也足够又在第二天掀起一股子媒体的报道。

不过依旧是嘲讽,依旧是无人看好。

诸如 abc、cbs、nbc等请来的专家,在节目中谈及此事时,无一不是摇头叹息,言语间尽是对其言论的质疑与批评。

全美国都认为,这个人已经不理智了,这个年轻的中国明星,在巨大的成功面前忘乎所以,故而出了一个大大的洋相。

可是,舆论风波也就在这样的嘲笑之中越刮越烈。

这件事在极其短暂的时间

最新小说: 崩铁之开荒者的星野游纪 才没有故意引诱你! 次元:到处乱跑的街溜子律者 我活一天就变强一点 签到七零:进厂当咸鱼竟成香饽饽 盛唐奇幻录 病娇权臣爱上寡嫂后 撩完清冷大师兄后我掉马了 夫人与我不熟 八十年代闪婚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