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
就在陈诺说走就走,去探望自家艺人学习进度之时,
和bj时差12个小时的美国纽约,正是《蓝莓之夜午夜首映结束的时候。
罗杰·埃伯特跟助理一起走出影院,守在了门口。
他今年65岁,自从1967年在《芝加哥太阳报上开辟第一个专栏,他在影评人这条路上走了40年。
这40年里他出版了无数的书,写了无数的影评,也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也成为了第一个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按下手印的影评人。
他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有一个习惯他从未变。
就是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第一个走出影院,守在门口,听听跟他同一场的普通观众,会在这个时候聊些什么。
罗杰·埃伯特始终认为,这些聊天内容是支撑他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核心原因。
它们就像风筝的线,牵引着他不要飞得太高太远,再也看不到地面。
可能是出来得太快,一时间还没有观众出场,他干脆转头看向了他的生活助理。
罗杰埃伯特没有说话,但助理杰夫知道自己老板想要听什么,耸耸肩,一五一十的说道:“我没看懂。我不知道这个导演在拍什么,但他肯定拍的不是纽约人的故事。罗杰,我就是纽约人,我所知道的纽约可不是这个样子。半夜的时候,那个亚洲服务生敢站在街边等人?而那个女孩居然敢一个人去天桥下看火车?我只想说,这种事也许会发生在中国,但绝不可能是在纽约。”
“还有,据我所知,没有一个老板会让一个打工的亚裔学生负责掌管餐厅的钥匙。更别提让他最后一个离开负责锁门。除非他想看到某一天,他自己的餐厅登上cbs的新闻节目,理由是服务员惨遭横死,餐厅内所有财物被洗劫一空。”
“还有,故事情节我也看不懂。这可能是东方导演的诗意化表达,但是,拜托,对我这么一个九年级就辍学的家伙来说,它讲述的东西太过高深了…”
突然一阵冷风吹过,罗杰猛地打了个哆嗦。
杰夫一下子闭上嘴,说道:“罗杰,我不确定…我是说,我们要不然回到车上去…”
罗杰埃伯特摇摇头,拉了拉他的口罩,依旧没有说话。
事实上去年之后,他就再也说不了话,也无法再享受美食了。
他之前患上了甲状腺癌、唾液腺癌以及颌骨癌这三种癌症。
他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下巴。
一个没有下巴的人,该如何生活,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支撑罗杰埃伯特继续生存,继续和病魔搏斗下去的唯一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
电影。
所以他坚持写影评,除了传统媒体,还有新兴的blog。
他现在的博客关注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万,是所有影评人乃至评论家里中最多的。
因此,他今年初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
影院里的观众终于出来了。
会来roy cinema这种老牌艺术院线的观众,应该都是老资格的艺术片影迷了。
罗杰·埃伯特虽在心里已经对《蓝莓之夜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但他依旧有点期待听听他们怎么说。
他把身体往阴影里缩了缩,以免被认出来。
最先是20多岁的一对女生之间的对话,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你疯了杰西卡,你忘了他是个演员!不是每个中国男人都长那样!”
“安吉尔,我当然知道,我又不是十几岁的小女孩,我怎么可能做那样的梦。我只是想要去玩一玩。”
“希望如此…”
“哈哈,放心吧,我只是刚好有假期。到时候我会给你寄明信片的。”
“…唔,如果,我是说如果,你真的遇到了电影里的那种类型,你可以打个电话给我。我其实也有假期….”
“哈哈哈。”
女孩的声音在夜色中清脆动听,让罗杰·埃伯特也想笑了。
下一对从他身边路过的是一对老年couple,60来岁的样子,头发略显白。
说话的声音很小,罗杰·埃伯特也老了,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听清楚了。
“这是王一如既往的风格…..只是….太年轻…真是令我没有想到。”
“我不喜欢…电影太难懂。但我喜欢那个女孩、眼睛真漂亮…艾略特,这部电影我想起了70年代…”
“是啊,当时我也在一家餐厅打工…”
“噢,罗伯你可没有那么英俊…”
“怎么可能…但是,罗丝,说实话你还是那么美丽…”
这对老夫妻的甜言蜜语,让罗杰·埃伯特也恍惚了一下。
但下一对骂骂咧咧的中年夫妇当他一下子清醒过来。
“这拍的都是什么狗屎,可惜了这15美元。”
“或许这就是那个香港导演的风格。”
“什么狗屁风格,这电影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恶心。”
“其实我觉得是一部还不错的爱情电影。”
“噢上帝,别说什么爱情,那是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