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生物领域学者在努力的方向,这种理论模型可以提升生物育种的效率,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育种成果。”
董肝帝有些不解的问道:“耿博士,我听说现在的基因编辑技术,不是已经可以做到需要什么性状,就编辑出什么性状吗?”
“现在基因编辑技术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必须知道这个基因代表的功能,这才是基因编辑技术的难点。”
董肝帝根据自己的理解说道:“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基因编辑技术就类似于一把枪,而如何让这把枪射击出来的子弹准确命中靶心,就成为了关键。”
“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另一个主持人则开了一个新话题:“耿博士,对于现在越来越发达的基因技术,你认为基因编辑婴儿技术未来有没有可能大规模应用?”
对于这个话题,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
对于这方面,耿博士则显得有些慎重,甚至是忧心忡忡:“目前技术上已经具备做基因编辑婴儿的前置条件,但是这涉及到生物领域的科学伦理,我认为未来就算是要在人类身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也必须采用非常严格的管制,不然很容易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何教授开玩笑道:“说不定在我们有生之年内,就可以看到新人类大战自然人。”
更加明白社会运行机制的赵教授,摇了摇头叹息道:“技术在发展,我们不使用,别人也会使用,这个局面很难控制呀!”
“这一点确实非常难以处理。”耿博士深有同感。
“这有点类似于《三体》的黑暗森林理论。”董肝帝一脸深思地缓缓说道:“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中,至少有十几个国家都有相关的生物技术,而生物技术又涉及各方的医疗、粮食、生态、国防等领域,肯定不会轻易接受监督,这就形成了一个个盲区。”
“在这种盲区之中,大家都会怀疑其他人是不是在暗中进行人类相关的基因编辑实验,面对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同样研究,除非那天世界实现大一统了,不然这个猜疑链是不会轻易解除的。”
观察动物网的言论,虽然有些刺耳。
但确实引发了很多人对于生物技术的担忧,毕竟国内之前就出现过一起非法的人类胎儿基因编辑案件,那个研究者服刑出来之后,又在继续从事人类基因编辑相关的研究,甚至在筹备新的基因实验。
当然,别看网上声音那么大。
其实现实中的讨论并不激烈,主要是很多人并不关心这种事情。
互联网有时候会放大这种讨论,实际上全国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很多人看了一眼,就忘到脑后。
也有很多不怀好意的势力,在暗中推波助澜。
比如另一个有名科普博主的视频之中,就极大渲染了转基因、基因编辑、生物技术武器化之类的可能。
然而他的这种恐吓式宣传,却带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那就是支持转基因、基因编辑的人群,反而在快速增加。
因为很多人真的被吓到了。
加上西方势力向来在不做人这方面,那是遥遥领先的。
这让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担忧,如果西方势力掌握了这些技术,会不会用来制造武器,或者针对赛里斯。
显然答案是必然的。
因为前两年国内ai技术爆发式发展的时候,西方很多互联网企业悄悄将“不将ai技术应用在武器开发”的条款删除了。
也就是说,现在西方势力可能口头说不能将生物技术武器化,但说不定过几年,他们又是另一幅嘴脸了。
这种危机感,触发了很多人的担忧。
敌人掌握相关生物武器的担忧,压倒了对于生物技术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
显然这是很多幕后势力意料之外的结果,但是话已经说出去了,想收回去,却基本没有可能了。
人们总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惯性。
有时候要改变一个观念,最有效的方法,不是不停的宣传,而是等那些固执己见的老人死去。
就如同年年科普辟谣的食品安全,那些十几年前的谣言,很多老人却深信不疑,逢年过节都要给年轻人灌输一遍。
比如海陆丰公司的新技术榴莲。
一部分老人就是认为这些榴莲充满了科技与狠活,坚决不吃,又不允许家里的人吃。
其实海陆丰公司的榴莲,比暹罗榴莲更加安全,也更加新鲜,毕竟安全食品理念就是海陆丰公司的企业品牌。
可惜架不住很多人疑神疑鬼。
不过那些营销号倒是不敢造谣海陆丰公司的榴莲和其他产品,除非他们有真凭实据,不然分分钟被海陆丰公司的法务送进去。
但是现实中,街头巷尾的市井流言,肯定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很多大妈大爷最喜欢听这种话,而那些水果店、菜摊经营者则是最喜欢造谣的群体。
这简直是一对卧龙凤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菜摊和水果店比较吃熟客,这就有了造谣的繁殖土壤。
这些个体经营者通过造谣,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