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160克的最低标准,其气密性仍然是目前商业化产品的3.9倍左右。
如果这东西作为气囊,用来储存氢气、氦气,160克级改性豆丝布的年泄露率分别为:氢气万分之七、氦气万分之三。
如果采用190克级改性豆丝布,其氢气年泄露率则只有十万分之五,氦气年泄露率更是只有三十万分之一。
这东西的用途,除了作为氢气、氦气等气体的储存容器之外,其实最大用途是作为飞艇气囊。
对于飞行器而言,上面的每一个零部件的重量都是锱铢必较,因为每从零部件上扣出一公斤重量,就意味着飞行器的有效载荷增加了一公斤。
改性豆丝布作为飞艇气囊的另一个好处,是其强度和弹性非常好,基本可以达到碳纤维的3倍左右,这就可以让气囊层不需要太多复合层,直接一步到位。
另外改性豆丝线,可以替代飞艇的系留缆绳;如果和其他材料结合,还可以作为飞艇的骨架和蒙皮材料。
估计可以从飞艇的气囊、蒙皮、骨架、缆绳上,扣出50%左右的重量。
以国内和高卢合作的飞鲸lca60t飞艇为例子。
该飞艇最大载重量为60吨,最大起飞重量为200吨,飞艇死重达到130吨出头。
除了很难扣除的电机系统、人员保障系统、仪表系统之类,其他蒙皮、骨架、气囊、缆绳之类,大概占据100吨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全面改用该性豆丝材料,飞鲸lca60t飞艇的死重可以压缩到80吨左右,有效载荷可以提升到110吨左右。
如果将氦气改为氢气,在气囊容积不变的前提下,那其有效载荷可以提升到126吨。
126吨的有效载荷,可以运输5个20尺集装箱、4个40尺集装箱。
至于氢气飞艇有爆炸的风险,其实这已经是落后时代的常识了,现在采用各种技术进行改良,氢气飞艇基本不会有爆炸或者起火的风险。
比如使用高气密性、超低渗透率的改性豆丝材料作为气囊,每年泄露的氢气才万分之七,这点氢气泄露在蒙皮和气囊中间,只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基本不会有大量氢气积累在夹层之中。
而在气囊内部的氢气,没有适合比例的空气或者氧气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燃烧和爆炸的情况。
只要飞艇不作为载客使用,单纯的作为运输飞艇,甚至改进为无人驾驶飞艇,就算是万一爆炸了,或者起火燃烧了,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人员损失。
不过规划航线的时候,肯定不能经过城市和重要设施。
本来飞艇这东西的体积就非常大,城市肯定是停泊不了的,如果改为氢气气囊,考虑到其安全性,只能在郊区建设飞艇停泊站。
飞艇这东西的好处非常多,特别是其有效载荷提升到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又舍弃了不可再生的昂贵氦气之后,飞艇的性价比会比变得非常高。
例如飞鲸lca60t飞艇的内置气囊容积为18万立方米,如果采用高纯度氦气,费用1800万元起步,每年按2%到5%的泄露量计算,每年补充氦气的费用需要36万到90万元。
而改为豆丝材料和氢气之后,18万立方米氢气的费用为30万到60万元左右,每年泄露万分之七,那每年补充氢气的成本,就几百块钱而已。
目前豆丝材料的生产成本,差不多在每吨4500块钱左右,如果大规模生产则可以压缩到每吨3500块钱左右。
参照飞鲸lca60t飞艇的结构,大概需要需要35吨豆丝材料,材料成本为122500元。
加上其他材料和配套设施,一艘和飞鲸lca60t飞艇差不多规格的飞艇,成本可以压缩到300万左右。
考虑这种半天然的有机材料,使用寿命普遍不高,以为10年为使用寿命,每年折旧费为30万元左右。
如果一年有效飞行时间为7200个小时,每小时折旧费差不多就是42块钱,满载126吨情况下,每吨货物每小时平摊0.33元折旧费。
然而实际折旧费并没有那么多,原因在于有机材料那一部分零部件的费用不高,而类似于电机、仪表系统、制冷系统等零部件,其使用寿命至少可以达到二十年左右。
江淼了解了豆丝实验室的情况之后。
他召集了几个在总部的高管。
“老板!技术方面我相信公司的实力没有任何问题。”市场调研部负责人秦汉明先站起来说道:
“根据我们调查到的一些信息,目前国内的飞艇技术都不高,哪怕是中航工业也是以中型观光飞艇为主,在大型运输飞艇方面的技术积累不够,因此我们公司大概率要自己建立一个飞艇制造方面的子公司。”
“没有办法,国内以前并不重视飞艇运输,或者说全世界就没有几个正经的大型运输飞艇制造企业。”电池事业部负责雷波摇着头。
物流事业部负责人顾怀英,翻着豆丝材料的数据,以及实验室负责人孟丰的飞艇设想,然后他抬起头来:
“我支持这个项目。”
“说说你的想法。”江淼直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