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成员比较多的顾客,往往是一整箱一整箱购买。
当然,一斤五块钱的零售价,在市场上,还是属于偏高的价格,特别是在岭南、桂省、琼州三地,当地香蕉普遍在一斤两三块钱。
一斤两三块钱有人买,一斤五块同样有人买。
毕竟进口的香蕉,味道还比不上小麦克香蕉,价格却可以达到一斤七八块钱,甚至十几块钱。
因此那些精品水果店的高价香蕉,一下子遭到了沉重打击。
尝试过小麦克香蕉的顾客,很多都被小麦克浓郁香甜的风味深深吸引,觉得进口香蕉也比不上小麦克,价格上小麦克也非常有优势,将性价比干到了极致。
很多属于精品水果店的客流,正在一点点被海陆丰专营店吸引过去。
一部分水果批发商,已经在联系琼州那边,希望可以拿到小麦克香蕉。
这些人没有选择去海陆丰公司的农场自讨没趣,而是去找那些签约农户。
琼东的一个小镇里面。
几个年轻人来到一个种植了小麦克香蕉的种植园。
蕉农一家子正忙着检查香蕉,这些香蕉还有半个月就可以采收了,隔壁种植小麦克香蕉的另一户蕉农,此时则在山顶安装钢架子。
“老哥,你们的香蕉是新品种吧?”
早就看到几人的老蕉农,接过对方的烟,不过他并没有抽,别在耳朵上,平静地问道:“你们是过来收购香蕉的?”
“是呀!老哥叫我阿强就可以,我们公司实力不错,在琼州收购水果十几年了,保证价格公道。”阿强露出一口大白牙。
“你们别浪费时间了,这些园子是签了合同的。”老蕉农摇摇头。
阿强笑呵呵说道:“老哥,签了合同也可以操作呀!”
然而老蕉农却哑然失笑起来:“你们可以给多少钱?海陆丰公司给两块五,还要收香蕉秸秆,卖给你们,还要给违约金,我吃饱撑着呢?”
“两块五?一斤两块五?”阿强瞪大眼睛。
“是呀!”
得到这个答案,阿强等人面面相觑,他们在过来之前,已经高估了小麦克香蕉的地头价格,却没有想到会这么高。
老蕉农再次提醒道:“违约金是一亩10万,你们如果愿意代付,我倒是不介意卖给你们,对了,半脱水秸秆一吨1000块钱,你们要不要?”“呵呵…”阿强无言以对,这价格他敢收,老板会直接拿水果刀将他砍成八块。
隔壁香蕉种植园的山顶钢架搭好了,一条钢缆连接到山脚下的水泥路边,那里也有一个钢架子。
割好的香蕉,一穗穗香蕉挂在钢缆上,然后通过滑轮组往下拉,顺着钢缆匀速向下。
这些设备都是海陆丰公司的收购队准备的,不过水泥基座和钢架子则是农户出钱建设的。
和海陆丰公司合作的山地果园都有这种设施,其实平地果园也有,就是普及率不高。
这种设施主要是为了减少劳动强度,毕竟一穗香蕉几十公斤,如果单靠人力搬运,哪怕是农民自己干,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如此高强度的搬运,对于腰椎间盘和膝盖的压力太大了。
这些蕉农一开始觉得海陆丰公司屁事真多,但是现在用了之后,就马上感到真的很方便。
香蕉和香蕉秸秆都通过钢缆滑下山脚下的路边。
工作人员将香蕉搬上大货车。
而香蕉秸秆则经过压榨机车压榨,将水分去掉一大半,通常可以将秸秆重量压低一半,减少了运输压力。
阿强等人看了一会,也打起了退堂鼓。
回到镇里面的一家便利店门口。
他们看到了正在路边打电话的老板。
“阿强,情况如何?”一个带着大金链子的中年人叼着一根烟了,将一袋子饮料递给几人。
拿了一瓶东鹏特饮,阿强喝了一口后,开始说起刚才去乡下收香蕉的经历:“方哥,没有办法,那些农户都和海陆丰公司签约了,而且海陆丰公司给的收购价格是每斤两块五,我们收不起呀!”
“一斤两块五?海陆丰公司在搞什么?收购价格这么高,销售价格却只有五块钱,这一斤就赚钱一块五?草…”中年人骂骂咧咧起来。
阿强继续说道:“方哥,而且海陆丰公司会收香蕉秸秆,一亩秸秆价值两千多块,我们可没有本事收秸秆。”
中年人左思右想了一会,觉得现在这个局面,简直是无解,哪怕是他们自己搞一个农场种小麦克香蕉,仍然过不了海陆丰公司那一关,他无奈地摇摇头:“这活做不了,你们下午去收其他水果吧!”
“好的。”
至于去找海陆丰公司麻烦之类的想法,中年人只是嘴巴过过瘾,真让他去搞事情,他还真没有这个胆量。
其他试图入场的水果收购商,都在当地遭到了这种无法突破的障碍,只能放弃采购的小麦克香蕉想法。
毕竟海陆丰公司的签约农户,名下种植了多少亩香蕉,农业合作事业部一清二楚。
香蕉收购价格又是一斤两块五,要让签约农户选择违约出售香蕉,收购价格肯定要高于一斤三块钱,农民才会觉得勉强划算。
而且前提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