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过个好年
2027年1月31日。
农历南方小年。
汕美公交公司管理层刚刚去市里面开会回来,每一个人脸上都愁眉苦脸。
“何总,现在怎么办?”
董事长何靖光一脸无奈:“我能够怎么办?凉拌!”
总经理张华德也是满脸无力:“没有钱补贴了,公交线路又入不敷出,死路一条呀!”
“今年市财政不是收多了二十多亿?怎么会没有钱?”另一个管理层非常疑惑。
何靖光都直接说出了心里面的气话:“呵呵,前几年的窟窿不用填?公务系统的工资不用发?医院学校哪一个不比公交重要?”
“老何,注意影响。”总经理张华德赶紧提醒道。
“呵呵…”何靖光都有些破罐子破摔的表现了。
然而了两人并不知道,市里面确实也非常头疼公交公司的情况,已经开了几次会议,讨论如何安置公交公司,毕竟市公交公司有两百多员工,加临时工大概有600人左右。
这么多员工,过年的工资是一个问题,但是问题不大,毕竟由于海陆丰公司的出现,让当地财政获得极大的缓解。
但是后续经营情况,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后续经营问题,那今年就算是补贴了,明年还是继续亏损,年年亏损,谁都受不了。
更何况,市里面前几天看到了公交公司的申请,那就是要更换公交车的电池,全市1295辆新能源公交车,有一大半需要更换电池,每一辆公交车的电池更换费用为40∽60万。
这笔更换费用为3.25亿元。
过几年剩下的公交车电池也要更换,还要再拿出三四亿。
显然这个情况,已经让市里觉得难以承受了。
毕竟现在电池技术还没有大突破,特别是公交车的电池,使用寿命普遍还是在5∽8年左右。
这非常致命,现在第一批引进的电动公交车已经到了更换电池的年限,接下来几乎每两三年,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电动公交车电池需要进入更换年限,每年上亿元的电池更换费用支出。
加上这些年来,随着打车软件、租赁电动单车、共享单车的崛起,同时又因为人口老龄化,而公交车对于老年人是免费的,这些因素叠加在在一起,让整个公交系统的收入越来越少,支出却没有减少多少。
如此一来,公交系统只能年年亏损。
可是现在公交公司也是骑虎难下,之前引进电动公交车的时候有多高兴,现在他们就有多难受。
现在想改回柴油车已经太晚了,那个成本就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
更换电池又每年都要被割一次。
基本就是进退两难,横竖都是死。
就在这个时候,市里面有人想到了海陆丰公司,便派人过来拜访江淼,看看能不能引进海陆丰公司的投资,缓解一下公交公司的资金压力。
江淼刚刚从书雅那边的实验室出来。
就听到这个消息。
办公室内。
黎子轩给他倒着茶,而商务秘书刘德明则详细汇报起情况,包括市公交公司的经营情况,还有需要更换电池的难题,这些情况市里面不敢隐瞒,其实也瞒不了。
一旁的蒋海波眉头紧皱:“老板,这公交公司简直是无底洞一个,虽然每年用电才5300万度电,但电池更换费用却要上亿,26年公交公司才营收7100万元,员工工资福利加起来,也需要七八千万支出,每年亏损至少1.2亿。”
江淼喝了一口茶:“德明,你说一下公交公司的详细营运情况。”
“好的,老板。”刘德明翻开文件:“公交公司目前营运的1295辆电动公交车,其中大部分公交车为比亚迪k7,保有量1000辆;剩下的295辆,有150辆是福尊电动公交车;剩下的都是面包车类型的小型公交车。”
江淼闭目养神着。
“由于充电缓慢,加上电池性能日渐消退,公交公司采用换车不换人的模式,即一辆车开到电量差不多,司机随即更换一辆车,加上一部分维修和报废的车辆,实际上,在全市公路同一时间段内营运的公交车,数量大概在350∽400辆左右。”
刘德明继续补充道:“目前公交公司一共营运108条路线,平均每条路线,同一时间段内,差不多有3∽4辆公交车在运行。”
“也就是说,有一大半电动车是待命状态?”
“是的。”刘德明点了点头。
江淼摇了摇头:“怪不得营运状况如此之差,你查一下k7和福尊的电池容量。”
刘德明翻了翻文件,抬起头来回道:“这两种电动车都采用磷酸铁锂,k7电量都在114千瓦时,是最低配版本;福尊8.2电量在120千瓦时左右,两个车型都标称可以实现续航里程240公里左右。”
“续航里程240公里?每公里耗电0.47度?”江淼笑了。
公交车又不是开长途,中间频繁走走停停,每公里耗电绝对不低于0.8度,加上每年电池效率衰退,一开始只能跑140公里左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