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很久都没有结果。
张硕凝眉提出了一个可能,“难道是不同温度环境下,单元素对强力扩散效应的‘抗性’不同?”
“就像是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高,不同温度的电阻不同。”
这个说法让办公室为之一静。
于飞第一个反应过来,“还真是有可能啊,不同温度,元素抗性也不一样。”
“只是,好像反了……”
“确实是反了。”朱旺道,“按照常规理解,温度越高,元素反应比率也就越高,但是……”
“好像是啊!”
“设备内部温度高,惰性气体层原子也会非常活跃,常规来说,反应比率应该更高才对。”
办公室里又继续讨论起来。
多数人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然也因为他们对于原子核核力拆分实验并不了解,但他们的理解还是没问题的。
即便是把刘旭找过来,也不会觉得他们说的有问题。
温度越高,反应越强烈,有什么不对?
张硕同样感觉很惊讶,但因为对于理论非常了解,马上就给出了解释,“元素对强力扩散效应的抗性,和反应比率是相反的。”
“元素,并不是在高温环境下,顺着强力扩散效应发生反应,而是释放出某种未知的力或能量,来抵抗扩散效应……”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也就明白为什么反应比率下降了。”
“另外,我们的研究还很少,也许每一种元素都是不同的,有些元素会随着活跃性增强,反应比率上升,有些元素可能截然相反。”这个说法对于问题做出了解释。
张硕思考着就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他一直希望能研究出氢弹电池,其核心就是找到一种材料,能够在超高温以及核聚变的特殊环境下,能够主动释放强力场,来让没有达到‘持续反应临界线一亿摄氏度’的情况下,核聚变反应持续稳定的维持下去。
在核聚变反应中,材料就能够起到调节的作用,让反应能够稳定的进行。
通过核聚变到电力的转化,就能源源不断的对外输出电力。
这就是氢弹电池的概念。
现在的发现让他忽然有了方向,可以通过对超高温环境下元素强力抗性的检测实验,来找到符合条件的元素或材料。
“温度不同,元素抗性不同。”
“元素对强力扩散效应的抗性,具体是什么呢?也许,就是主动释放类似于强力的力场,来达到抵制力场扩散的效果?”
“就像是,力和反作用力……”
“这样就解释通了!”
他思考着眼前一亮,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问题。
针对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一直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反应元素会存在‘比率’问题。
比如,有一千个碳元素,反应持续一段时间后,只有十几个,甚至更少的碳元素发生了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
这和核聚变、核裂变的原理是不同的。
核聚变、核裂变,其内部反应原理都和粒子撞击有关,大量高温活跃的粒子,发生了中子和原子核的碰撞,从而产生裂变或聚变并释放能量,才会让反应持续下去。
原子核核力拆分,则是一种场力覆盖的反应。
场力,覆盖过去,原子自身就会受影响从而产生变化。
那么常规去思考,场力覆盖范围内所有的原子都会发生反应,而不只是一定比例。
现在有了新的解释——元素对于强力扩散效应的抗性。
如果把抗性理解为一种强力的反作用力,也就是原子本身就存在场力‘抗性’,而单原子发生反应也能产生场力抗性效果,强力扩散作用下元素反应存在比例问题,就能够得到解释了。
“惰性气体,就是这样。”
“小原子的反应比例更高,但对强力扩散效应的抵制效果更好,大原子的反应比例低,抵制效果就差一些。”
张硕也不确定想法对不对,干脆就建立了个任务——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元素对强力扩散效应产生抵抗的理论机制难度:b。】
进度:59.311%。】
任务可取消,当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328。
“果然是对的!”
在建立任务成功以后,张硕也感到非常兴奋,任务进度也就代表想法是正确的。
这个任务还需要数据研究来配合。
即便已经了解元素对强力扩散效应抗性的主要机制,但完成研究就能够对于抗性问题更加了解。
后续也可以根据理论情况,找到研究‘调节材料’的方向h。
下一步,就可以研究氢弹电池了。
张硕想想都有些迫不及待,完成混乱力场实验的收尾工作后,他马上去了离子炮研发基地调取元素反应数据。
一个星期,就一直闷在办公室里查看数据。
等走出了办公室以后,好多人都好奇的围了过来,刘旭主动问道,“张硕教授,有什么收获吗?”
“收获很大啊!”
张硕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