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基础力的共通性,也就能找到‘源点’,就直接解决了四大力的统一问题,到时候,所有的现象都可以以统一的理论进行解释。”
“太了不起了。”
好多人都感觉心潮澎湃,他们认为源点论将成为物理的盛宴,物理学也会以此为起点,再次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那不止关系到物理理论,也关系到人类的科技发展。
……
在张硕的发言结束以后,会议的开幕式就结束了。
之后就进入到主题的环节。
学术会议,主题自然是学术报告。
同领域的学者们能依托会议的平台,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可以谈理论研究合作,实验合作等等。
当然,会议主办方负责的是组织学术报告,也包括一些大型机构团队的实验报告。
有一部分大型实验报告是在城市会议中心进行的,而一些专业性的理论报告,都被安排在源点论研究中心。
会议的第一天,大多数都是一些实验报告。
高能所混乱力场研究组前cp组、费米实验室等,都会做混乱力场方向的实验报告,他们针对的是电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研究混乱力场,而混乱力场是一种共同性复杂场力,其研究对于了解新物理发现以及拓展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张硕的项目团队也会公开一些实验数据信息。
他们所公开的实验数据信息,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因为其和引力信号的实验有关。
全世界范围来说,只有张硕团队测定到了引力信号,他们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其发布的实验数据也能够指导其他团队、研究机构的实验方向。其他收到做报告的还包括科学院超导实验室、量子物理研究所,他们的研究就和实验支持设备技术有关系了。
比如,科学院超导实验室,为混乱力场以及离子态物质控制,提供了超高电磁场发生装置。
量子物理研究所,则是和高能所混乱力场研究组合作,针对超子衰变过程中的量子现象,做出了一定的实验测定。
这些数据也能给混乱力场的研究提供支持。
等等。
除了费米实验室以外,其他做实验报告都是国内机构和团队。
这是因为国际上很多知名机构都否定了源点论,自然也就不会受到会议邀请了。
张硕连续听了几个报告,随后就返回了源点论研究中心。
源点论研究中心已经分出了几个厅,专门用来做理论报告,评审团队也邀请了一些顶尖学者。
评审团队中也有一些年轻人的身影,比如,理论办公室的郭华、刘明昆。
郭华、刘明昆,都是30多岁的年纪,相对还是很年轻的,但作为源点论研究方向的评审已经足够了。
这主要是因为新物理方向研究的人很少。
都是顶尖的学者,从事的都是粒子标准模型、弦理论或是量子物理的研究。
源点论,根本找不到人。
任何的学术领域,都可以用‘跨行如隔山’来形容,非源点论方向的学者,去做源点论方向理论的评审就不适合了。
研究的评审必须对于理论基础非常精通,并且有一定的拓展性研究成果。
几个年轻评审中也出现了一个白人身影,名字叫邓恩博莱,是一名来自法国里昂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最终发布基础力关系框架时,邓恩博莱就开始从事基础力关系的理论研究,还发表了好几篇不错的研究成果。
他以基础力关系解释了量子边缘现象。
张硕也读过邓恩博莱的论文,并对其中的数学解析,以及关系性解释内容非常赞叹。
在返回理论中心以后,张硕马上就投入到评审工作中。
这次会议上做报告的顶尖学者也有不少人,包括高能所理论物理研究办公室的严明。
在国内的理论物理领域,严明的名气还是很大的,只不过他研究的是弦理论,放在源点论领域,可以算是个转行的新人。
不过严明的水平非常高,他所准备的研究,有一大堆的数学逻辑分析内容还是很精彩的。
张硕作为评审也听的很认真,他对于严明的研究也很赞叹,并在报告结束后,给了很高的评价。
这是因为严明的数学逻辑研究,让系统任务提升了不少进度。
张硕认真听报告的目的也在于此,他希望一些新的研究能带来灵感才能够继续提升任务进度。
‘电磁力和强力的理论关联’提升还是不大,进度只有百分之47,主要还是因为研究难度太高。
‘可转化为应用技术的电磁力、引力关系模型近似求解’,研究难度相对低一些,而且是一项循环任务,进度已经达到了‘67%’。
“会议结束以后,又能找到全新的‘应用解组’。”
“到时候,又是对应的引力技术,也许需求会更低、制造的引力强度更高?”
“以此研究出的引力飞行器,或许会变得非常灵活……”
张硕对此还是很期待的。
……
会议进行第三天的上午,是张硕的报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