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
学者也是很在乎颜面的,尤其是到了他们这种地步,当然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
不少人都看向了实验中心主任法比亚诺吉亚诺蒂,吉亚诺蒂就是核子组织管理层的一号人物。
吉亚诺蒂正笑眯眯的坐着看戏,发现大家都看过来,马上摆手说道,“上次会议,我就已经说过,不支持否定源点论,而且,我们只负责实验方面。”
理论研究方向是学者们来负责的。
吉亚诺蒂是实验中心主任没错,但她负责的是实验相关的工作。
阿图尔卡斯特就坐在吉亚诺蒂身边,他的脸上也同样有着,嘴角还露出了一抹讽刺,同样没有参与会议方向的讨论,因为他并不是理论方向的学者。
不管是从哪个方向进行研究,都必须要研究混乱力场,也必须要以强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作为一项重要的实验手段。
他的实验组自然会非常重要。
所以他根本没有必要进行表态,当然,他的表态也没有意义。
……
核子组织内部会议的混乱,并没有影响到国际理论物理整体形势。
伴随着一个个消息被披露,源点论研究方向被确定正确,相关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少,甚至快速完全消失。
当然还是有一些学者,坚定认可迈克约尔的研究。
这并不妨碍迈克约尔的遭遇,舆论上好多学者恼羞成怒的称他为骗子。
爱德华威腾也受到了影响,不少学者都谈到了他,因为他肯定了迈克约尔的研究,否则最开始影响力也不会那么大。
迈克约尔当然坚持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他接受了记者采访,满心愤怒的喊道,“那是骗局!”
“他们竟然相信这种话,人为制造引力?连科幻电影中都没有过!”
“那肯定是假的!”
当然,已经没几个人相信他了。张硕项目组公开发表实验成果、费米实验室的动作以及能源部透露的消息,几个内容加在一起,任何理智的人都知道该相信谁。
张硕团队一定是有新的发现,而且和引力直接相关。
这就够了。
只要能把这一点确定下来,下一步研究方向就能闭着眼做选择。
国际上好多机构都主动接触高能物理所,还和一些高层的部门商议,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信息。
在实验数据信息的公开方面,上级部门以及相关的专家还在进行评估研究,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公布更多信息。
与此同时,张硕的研究也在稳步的推进。
研究中心的理论办公室,主要做的是电磁力与强力的理论关联研究,研究的难度非常高,还要超过电磁力、引力的关联,也代表电磁力、强力关系模型会更加复杂。
所以研究进展并不大。
另一项研究,‘实验支持电磁力和强力的数据关联’,进展速度却很快。
这项研究并没有对外公开。
纯理论、数学关联模型的研究,是可以对外公开的,实验数据支持数据关联研究就必须要保密了,因为研发过程可能都会成为关键信息。
但研究并不是张硕自己完成,他得到了上级部门支持,航天二院、数据信息所有团队专门支持研究。
他们负责完成很多繁琐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工作。
这对于推动研究完成有很大的意义。
一个多月时间下来,任务进度已经超过了60%,进展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结果。
基于已有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是不确定的,张硕希望能够好的结果,最好是能够投入到应用中,但很大程度要靠运气。
不过大多数应用的研究都是如此,即便是碰运气,只要有概率是好的结果,就必须要努力完成。
……
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西北部一个隐秘的军事科技研究基地,正在进行第一次地面对空导弹拦截实验。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实验。
他们所实验的导弹拦截技术,就是以佟智国团队的研究为基础的原子核核力拆分离子爆破技术。
这项全新的离子炮技术,再配合雷达体系、完善电子自动控制系统,使得反应通道能够进行自动校对调节,就可以作为一种全新的导弹拦截装置。
现在则是装置的第一次实验。
实验目标是一枚不携带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发射出去以后,装置会在导弹上升到一百公里所有进行雷达锁定,并在120到130公里高度进行拦截。
整个过程是装置反应速度、雷达锁定精准度、离子炮发射准确度等方面综合的测试。
这次测试也是对研发团队工作的一次重大考验。
每个参与测试的人都非常的认真。
当一切都准备好以后,伴随着指挥中心重重的口号,“发射!”
所有人顿时都紧张起来。
但紧张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过了几秒钟,电子系统就收到了返回信号,随后工作人员确定命中目标。
“命中了!”
“目标已经被击落,并在高空产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