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间,终于完成了全部的逻辑梳理。
接下来就是整理论文了。
……
这时,已经是七月底了。
华人数学家大会就在八月初,时间感觉还是有些紧迫的。
整理论文,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他们需要把每一部分梳理清楚,确定每一个位置的证明没有错误或者分歧,有些地方能简化还是尽量简化。
在工作之余,张硕拿起手机发现有个未接来电,是邱成文打来的。
他马上回拨了过去。
邱成文是想了很久才给张硕打电话的,因为他不想让张硕误会自己质疑研究,电话接通以后,他就说道,“张硕,你的ns方程研究完成了,对吧?”
说完赶紧补充一句,“我的意思是说,我建议你提前把论文上传。”
“需要提前上传论文吗?”张硕疑惑的问了一句。
“常规报告当然需要论文,你是不需要的,但我觉得你的研究可能会很复杂,可以提前上传论文让其他人看到,然后再到会议上做报告,否则直接去讲,可能有很多人听不懂。”
“哦也对!”
张硕顿时恍然大悟。
ns方程无限取值的论证是非常复杂的,全部整理出来最少超过80页。这么多的内容,还牵扯很复杂的逻辑论证,即便是最顶级的偏微分方程领域学者也许都不能完全听懂。
如果能提前上传论文,让相关的学者知道其内容,做报告就容易了。
张硕仔细想了一下,给了个时间,“再过三天吧,我们还没有整理好。”
邱成文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你们还没有完成?”
“只是整理论文。”
“好吧。”
邱成文的语气有些不确定了。
他之前相信张硕已经完成了研究,否则也不会在报告资料上写上‘ns方程论证’。
现在还没整理好论文?
这样的研究一般来说是很复杂的,复杂到收尾可能就需要一、两个月,整理论文可能也需要很长时间。
即便完成了研究,还真的来得及吗?
……
当然来得及。
其他人整理论文需要很长时间,只是因为复杂论证导致的逻辑不清晰,论文整理就等于是重新梳理一遍证明过程。
这就要一部分、一部分耐心的去研究了,中途找到问题还要重新思考解决。
张硕就不同了。
在提交了ns方程任务以后,所有的证明逻辑、过程都清晰的印在了脑子里,让他对于证明过程理解更加深入。
这种深入的理解可以让他精准的说出每一部分的过程。
所以整理论文的过程,对他来说,就只是找到相应的部分,再进行简单的修正而已。
张硕说是要等三天,实际上,只过了两天时间,他就已经完成了论文的整理工作,而且还不是初稿,是对于初稿进一步的修正,把一些繁杂证明过程进行简化。
这个过程中,罗勇军和李伟华看张硕的眼神就像是看怪物一样。
后续研究大部分都是他们两个做的,结果张硕对于证明过程比他们了解的更加深入,每一部分都能清晰的找到关键点,明白其中的论证逻辑。
他们还需要重新梳理记忆,仔细思考理解才能明白过来。
“张硕啊,真不知道你这个脑子是怎么长的,这么复杂的论证,你竟然连一些细节的内容都知道。”
“别说什么数学水平了,你的记忆力肯定很不错……”
“这就是天才呀!”
李伟华感叹道,“我真是老了,比不了,比不了,自己做的研究搞都不清楚了。”
“你年轻的时候也不行啊!”罗勇军迅速奚落一句。
李伟华顿时怒目而视,“就你行,头发都快掉光了,还有心情说我呢。”
“最少,张硕是我的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正常啊!”罗勇军得意的是回道。
李伟华有种想吐血的冲动,每当说起张硕的话题的时候,罗勇军就会强调张硕是自己的学生。
这句话听多了,真是让人感觉很难受。
问题是,无法反驳呀!
……
七月的最后一天,张硕把82页的论文上传到了华人数学家大会的官网上。
在此之前,邱成文已经提前通知了华人数学家大会管理委员会,官网上还进行了一定的宣传,并确定报告在开幕的第二天上午进行,时间并不做限制。
当论文正式上传以后,顿时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
ns方程问题太重大了。
所有关注ns方程问题的数学家们,都在听到消息后,马上访问了华人数学家大会的官方网站并下载了论文。
之后,舆论相对有些沉寂。
那些关注论文的学者都在研究其内容,舆论上也只有一些纯八卦性质的讨论,“据说张硕大神已经上传了论文,ns方程问题被解决了吗?”
“有没有大机构确认?”
“有没有其他的消息?怎么好像没有人讨论了。”
媒体舆论上没有消息,有些人就去问‘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