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宗,一部分散出去隐姓埋名,就为了保全宗门道统。
甚至还有几个刚入门的新人,也被悄悄送出去,算是一个后手。
做足了这些准备之后,岚舟真君他们才放手一搏。
三日光阴,对炼虚真君来言不过是区区弹指一瞬。
此番伐岚山,不过从麓山抽调五千道兵,从东禺山脉抽调一万妖兵而已。
可除却这一万五千道兵,江生还有六位炼虚真君随行。
大军出动,腾云驾雾,旌幡林立,刀剑如林。
浩荡云气连绵百千里,其上满是修行有成的道兵修士。
江生为首,六位炼虚真君分列两侧,七位真君乘云辇,摆仪仗,天光掠影,虹霞随行,有擂鼓阵阵,有号角长鸣。
烈烈罡风随驾呼啸,云雾之中电闪雷鸣,更有灵禽灵兽遮天蔽日,仿佛一片移动的天威,向着岚山宗方向飞去。
这般情景早就惊动了沿途的宗门世家,那些小门小派骇然的望着从他们头顶掠过的庞大军阵,那冷冽肃杀之意好似深秋之风,寒冬之雪,让人手脚冰凉浑身战栗。
更是让不少从昔日天河道宗和天元圣宗互相征伐那时活下来的老一辈修士想起了那可怖的场景。
庞大的军阵裹挟着云雾雷电浩浩荡荡直扑岚山宗,随着军阵进入岚山宗的领地之中,得到消息的岚舟真君当即说道:“传令,启动宗门护山大阵!”
宗门护山大阵时刻维持运转,不过平日里不会完全激发,只维系在一个低消耗状态。唯有遇到生死危机之时,宗门护山大阵才会完全激活,不计消耗的运转。
此时随着岚舟真君一声令下,岚山宗的宗门广场之上矗立的那百丈岚泾真君雕像之下陡然出现大片铭文灵痕。
这些铭文灵痕不断蔓延左右勾连最后形成覆盖整个广场的巨大法阵。
这一方法阵,便是岚山宗护山大阵的核心。
随着核心阵法激活运转,以岚山宗宗门大殿为中心,四方山峰之上各有阵法运转,一点点流光冲天而起,交织成一座笼罩岚山宗的罗网。
当核心阵法之中一束灵光冲霄,那纵横交错的罗网瞬间充盈了灵力,化作流光焕彩的天幕。
但见点点莹华闪烁不休,好似天穹星斗,浩荡灵力如同天河流淌处处莹华,宛如星河璀璨。
这便是岚山宗的护山大阵,昔年岚泾真君曾观摩过天河道宗的星河大阵,但那般大阵非岚山宗布置的起,因此岚泾真君就想布置一个简易版本。
但星河大阵的简易版本也是耗费太大,岚泾真君不得不前后修改,又在某位阵法大家的协助之下,做出了如今这个简易版本的简易版本。
饶是如此,这一方护山大阵也有着不俗的威能。
随着法阵升起,岚山宗各峰各脉弟子立刻值守各处法阵,同时岚舟真君、岚广真君、岚云真君亲自坐镇中枢,各处战争法器战争法舟全部瞄准了山门方向。
岚山宗内,一片紧张肃穆。
“来了!”
不知是哪个紧张的喊了一声。
岚山宗的长老弟子们纷纷抬头看去,只见远处那原本清朗的天穹突然被阴云所覆盖。
罡风怒号,雷鸣电闪,道道蓝色紫色的天雷驰骋天地之间,引动着那一方浩大军阵挪移。
阴云巍峨如山岳,连绵千百里,其上旌旗林立,上书各种名号。
随着军阵靠近,擂鼓之声好似雷震轰鸣,激发重重天雷激荡。
岚山宗的弟子们也看清了那阴云之上的人影和旌旗上的名号。
最前面的那些大旗纷纷书写着三界大千和小蓬莱仙境的字样,而这些大旗共同围绕着一面最高的旗幡,好似群臣拱卫的君王,那面旗幡上书玉宸灵渊真君六个鎏金大字。
而在这些旗幡两侧,还有诸多旌旗,书写栖云洲其他上宗真君的旗号。
从左到右,分别是:
明照宗,太乙清照真君。
芳山宗,太乙山行真君。
丹青宗,太乙丹萍真君。
六元宗,太乙元桦真君。
盛云宗,太乙云珍真君。
还有,栖山宗,太乙栖霞真君。
如果说其他旗号的竖起只是让岚山宗的弟子们心情沉重,那么栖山宗太乙栖霞真君的旗号竖起,就是让他们心生绝望。
整个栖云洲,各方上宗齐聚岚山,这是要把他们岚山宗灭绝于此嘛?
而在这些旗号之下,一方方高台矗立,江生、云珍道人、元桦道人、山行道人等盘坐高台之上,一位位炼虚真君周身清气缥缈,脑后道轮澄澈,周遭雷火迸现,天华普照。
这些炼虚真君左右拱卫着中间的江生,七尊炼虚真君身后皆有万丈虚影显化,那些个虚影皆是脑后道轮流转,身披羽衣虹霞的仙真之形,但见云带飘羽沉浮,万千毫光斑斓璀璨。
七尊炼虚真君好似七尊通天彻地的神人,高高在上,睥睨岚山。
一时之间,无形的肃杀笼罩天地。
天穹之上,阴云遮天蔽日,那宛如惊涛骇浪一般的云海之中,天雷激荡,肆虐天地人间。
轰
雷霆轰鸣不断,道道天雷轰击着大地。
那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