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其他类型 > 归义非唐 > 第270章 苍龙垂老

第270章 苍龙垂老(1 / 4)

第270章 苍龙垂老

“义山,你觉得这首词如何?”

一首六盘水读罢,刘继隆回头看向李商隐。

李商隐闻言轻笑:“平仄虽有瑕疵,但情景交融、刚柔相济,不失好词。”

“若下官没有猜错,这首词应该是用汉乐府中‘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所作。”

“确实!”刘继隆并不掩饰,李商隐颔首轻笑,不再评价。

刘继隆以为自己的改动让这首《清平乐·六盘山成了下品,故此不免在心底叹了口气,心想自己毁了这首词。

只是在他暗叹之余,李商隐却在回味词中内容。

于他而言,诗词无疑是作者内心所释放的情绪。

正因如此,对于刘继隆所作的这首词,他的关注全在两个地方上……长城,苍龙。

大唐也曾修建长城,但在李商隐看来,刘继隆熟读史书,他所指的长城,恐怕不是一般的长城。

他所指的长城,恐怕是昔年刘武周攻占大唐发祥之地的北都太原,逼得高祖及太宗所修长城。

结合“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句,李商隐精神不免一振。

在他看来,刘继隆是在想像刘武周一样,威压朝廷,再擒住苍龙。

所谓苍龙即太岁,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

刘继隆所表达的,恐怕是指如今天子为恶龙,当擒之。

整首词解析下来,直译为白话,无非就是: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北都长城的人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祁连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何日才能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李商隐思绪振奋,在他看来,刘继隆是在向他表态,表达争夺天下的态度。

他能见到这种态度,说明刘继隆已经将他视作自己人。

想到这里,李商隐连忙作揖表态:“义山愿随节帅征战天下!”

“嗯?”

刘继隆不懂李商隐为什么突然说这种话,但本就有这种想法的他还是点头道:“如此甚好。”

李商隐见状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随后跟着刘继隆返回了城门处。

在他们离开的时间里,百余名军吏正在为嗢末人登籍造册,如今已然登记两成有余。

刘继隆返回城门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令窦斌率五百精骑,护送杜噶支、称勒等人前往宕州。

至于后续的嗢末人也会在登籍造册后,打散至各州放牧,在放牧的过程中慢慢开垦荒地为生。

此次登籍造册耗时半月有余,城内嗢末与番人一边登籍造册,一边在姑臧进行春耕。

有了这批人,尽管春耕时间过晚,但凉州的熟地,还是春耕了七八成。

春耕结束后,嗢末与番人总数也查了个清楚。

凉州共有吐蕃三万八千六百余口,嗢末七万七千三百余口,以及被俘回鹘二万一千一百余口。

若是算上后续迁入的汉口,数量总计为一十六万四百余口。

陇右都护府治下本有三十八万余口,算上新增的十三万胡番,人口突破至五十一万口。

汉胡番比例虽然不至于失衡,但也只是勉强维持稳定。

对此,刘继隆迁徙两万回鹘、一万吐蕃、五万嗢末人前往成州、武州、渭州、兰州及岷、叠、洮、廓等州。

每州平均迁入一万口胡番,另外不断从剑南道、山南西道钱进行口马贸易,将这些买入的百姓迁至凉州。

做完这一切后,刘继隆令张昶率军分批次迁徙这八万胡番进入陇右地区,又令曹茂率领八百精骑,一千步卒留驻凉州,另外招募一千六百精骑,两千步卒。

随着陇右都护府势力范围扩大,军镇制度也将随之改变。

原本的军镇制度是一镇三军九团十八旅三十六队一百八十伙,总计兵力一千八百人。

经过更改后,军镇制度成为一镇三军九团二十七旅八十一队四百零五伙。

每镇战兵为四千余五十人,此外另置军吏旅、军医旅及伙头旅,总计兵员为四千五百人。

都护府新置凉州镇、河西镇,分管凉州及北部休屠泽、白亭海。

理论来讲,都护府治下十四镇,战兵五万六千七百人,总计六万三千人。

不过考虑到如今的陇右并没有那么大的防务压力,因此除了成、武、松、凉、临、渭等六镇扩编外,其余八镇依旧保持原来的编制。

算上都护府的军吏,十四镇兵马总计四万二千。

仅仅收复一个凉州,陇右兵力便翻了近一倍。

尽管还不及天宝年间鼎盛时的管兵七万五千,但若是紧急按编扩军,至少也能拉出六万三千兵马。

不过那个时候,恐怕就是陇右最为艰难的时候了。

在此之前,刘继隆得好好想想,如何解决这四万二千兵马的军饷。

正因如此,丝绸之路的事情被提上了议程,刘继隆手书写给张淮深,让其派遣牙商沟通仲云、于阗等国,走丝绸之路南道贩卖香料。

此前积压在兰州的

最新小说: 从素晴开始的红魔族传说 皇上你要休妻吗 无敌天命:青帝重生 抄家流放?亲妈金手指已到账 首辅他太诱人 漫威:交友系统,死侍是我好基友 我在末世搞养殖,手握空间撕渣男 快穿之我的目标是养老 全民深渊:我技能无限强化 少侠请留步![综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