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
朱元璋就笑着开口,“这回没找到就算了,下回再去找。记得到时候带着你舅舅,他一个书生倒是对沙场有些向往,都是读书人的臭毛病。”
李文忠就赶紧说道,“陛下,国舅治军严谨、爱兵如子,军中多有敬仰。”
马寻都脸红了,他在军中可没有多少威名。
朱元璋也乐了起来,“保儿,你这也是学会了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你舅母不在这,用不着如此!”
朱元璋,这才是李文忠的亲舅舅。叫马寻一声舅舅,那也是因为马秀英的缘故。
徐达就立刻说道,“陛下,去年回京的时候,国舅可是说了想要和我一起北上讨伐元主。”
“徐天德!”常遇春就急了,“俺的命可是国舅救的,他此前北上也是率军驻扎开平,本该是和我合军。过两年北上讨伐元主、王保保,国舅该跟着我!”
徐达这一次不退让,“我是大将军,国舅自然该跟着我!”
李文忠只能着急,徐大将军和常大将军抢人,他都没资格去抢。要是邓将军回来了,那也是有资格抢人的!
这时候也就是军方的巨头有资格来抢人,冯胜、傅友德或者是汤和、唐胜宗等人,那都没资格来抢人,他们可没资格让马寻成为‘副将’。
要不是有自知之明,马寻都要飘飘然了。他这个吉祥物非常的抢手,就好似是军神一般,好像谁抢到了手谁就能大胜一般!
朱元璋就乐呵呵的说道,“你们说了也没用,现在吵的厉害,谁知道他到时候会不会出征。皇后估计不会答应,他也没个子嗣。”
现在的朱元璋刚过四十,正处在壮年,豪迈的厉害。
徐达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上位,要说这些人里头,还是臣和国舅最为志趣相投。”
李文忠抓紧机会开口,“陛下,臣还年轻,得有国舅帮忙才能镇住大军、稳定军心。”
“李保儿!”常遇春不高兴的说道,“国舅还比你小十岁,你年轻、他算什么?”
徐达也立刻调转枪口说道,“老常这话说的对,我与老常各率精兵,你为偏师呼应。国舅在我军中即可,用不着你来操心!”
常遇春也非常认可,抢马寻是一回事,过两年要是继续北上的话,他肯定是和徐达各率一军,主攻权也需要抢下来。
这个李文忠就得给他先挤走,赶走了他和邓愈,这就是徐达和常遇春的‘内部竞争’。
朱元璋笑呵呵的把玩着大圭,说道,“这玉器看着还是浑厚,不愧是宋时就传下来的。这一次北伐建功,你们也不要自满,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在其他人点头的时候,朱元璋问道,“小弟,你是想要去跟谁一起打鞑子?”
马寻很直白的说道,“谁能带我追亡逐北、封狼居胥,我就跟着谁。我杀不了人,总归是要逮着一两个蒙古达官显贵吧!”
在这么一群骄兵悍将之中,马寻的言论简直是最没出息的。只是好像也没什么问题,要说他没志气,心里想着的还是封狼居胥呢。
朱元璋顿时笑了起来,“这倒是一个难事,我帐下猛将如云,哪个都能封狼居胥、追亡逐北。你这两年就在大都督府好好转转,到时候选一路大军跟着。”
马寻下意识的点头,可是很快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套牢了。
未来的两年,我要经常在大都督府行走了?我要和这些淮西勋贵、开国将帅多往来了?
我是读书人啊、我是文官、我是外戚,我可不是正经武将!
徐达等人都没有意见,马寻在大都督府行走,可不是真的让他去挑选搭档,这是为皇帝收拢军权。
未来这两年中书省可能斗的厉害,而大都督府势必也是要进行一些改革和约束了。
江山基本统一,自然也不可能像前些年那样对一些骄兵悍将的肆无忌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马寻这个国舅爷到了大都督府,显然也是为了约束这些骄兵悍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