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其他类型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49章 李世民:太子要搞一国两政?

第249章 李世民:太子要搞一国两政?(2 / 3)

天下学子闻风而动,不通过科举便能轻易踏入仕途,引得大量读书人前往辽东谋取官职,使得辽东官员良莠不齐,然而太子那边,对此不闻不问。”

“尤其是世家子弟,更是纷纷成群结队的前往,长久如此,怕是易生事端。”

这件事,房玄龄本来是不想聊的,但现在不得不聊。

因为已经牵扯到了五姓七望的根本。

夫人的枕头风,还有自身这边跟世家的牵扯,让房玄龄也没有办法,只能把这件事拿出来说。

五姓七望是七个庞大的世家,这其中不仅是嫡系,更多的是旁支庶出。

在先前,旁支庶出想要当官,也是个很难的事情,首先是学问上要出众,还要有名声,再受到族内举荐。

因为李世民打压七大望族,这让从官的机会变得更少。

七大家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先由着嫡系子弟,再是到旁支庶出。

先前这样也是正常,可现在却因为太子的关系。

有些看不到机会,本身学问不算太高的旁支庶出,不顾及太子跟魏王的争端,跑到辽东毛遂自荐为官。原以为太子那边会有所排斥,谁知太子完全不在乎,只要有学问跟基础的功名,管你是哪家来的,直接任命。

这等消息传回中原之后,众多旁支庶出的子弟看到了出路,也不顾及主家了,纷纷往辽东跑。

世家的根基在于嫡系没错,可旁支庶出,亦是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的关键。

要是枝叶都凋零了,跑光了,这棵大树,还能看吗。

五姓七望原本以为,太子是会想在高丽哪样,对所有世家不分大小,进行审判。

谁没想到,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让五姓七望感觉到了危机。

对于家族的传统来说,嫡庶主次,是很关键的问题。

嫡系若不能压制庶出,反而是庶出高于嫡出,那怎么去区分嫡庶,家族岂非是要一团糟了。

要是庶出太过强势,指不定还要分家自立,再开族谱。

一两人,那叫家族荣耀。

若成了现状,主次不分,家族又怎么能团结传承。

这不仅是五姓七望,还有其他望族,也是如此。

俗话说得好,族望留原籍,家贫走四方。

现在都往外跑,家族如何能兴旺。

所以大世家都急了。

五姓七望,都顾不得魏王那边的事宜,只能通过各方面的人脉关系,推动朝廷这边,形成对太子的限制。

在这个事情,其实读书人并不多。

譬如大唐科举,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学子,大约在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这都已经很是说明,李世民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了。

可到了太子这里,只要有资格参加进士科的学子,去到辽东直接任命为官。

一招就是一两万人,等于是把大唐未来十余年学子参加科举的人数都给包圆了。

站在学子的角度,参加大唐科举,百人选一,十年苦读,最后大概率当不上官。

可到太子那边,直接跳过科举入仕。

傻子都应该知道,要怎么选吧。

即便是对自身有学问抱负的学子来说,太子那边百废待兴,各级官员空缺,上等官员更是能凭借本事上位。

只要有能力,连胜三级轻而易举。

这跟大唐不同,大唐这里勋贵贵胄太多,就算是干得好,当上面全是人,想上也得等别人下。

不是每个人都会盯着宰相这个位置的,即便是科举入仕的状元,同样还不是要熬资历。

曾经的大唐科举第一位状元孙伏伽,现在也才走到大理寺卿这个官职,从三品,距离宰相遥遥无期。

反观太子那边呢,据说去年还是九品的,今年已经升到七品了。

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呀,也就几个月,连升三品。

你说权力变小了。

可对于学子们来说,不入仕途,连官籍都不是,什么权力大小又有什么关系,能当官,有权,施展心中抱负,那不就行了。

哪怕是有状元及第之才的学子,现在都有些坐不住了。

要知道在大唐,进士及第,可不是说就能当大官。

一般来说,只会被授予从九品上的官职。

孙伏伽名气这么大,还是在大唐初官位缺乏的时候,也才是从五品上的刑部郎中。

后边进士及第的,一批批更小了。

相比起来,自然是更愿意去太子那边。

现在正是机会,错过了这次,以后等到太子那边官职不缺,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就是风口,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所以,莫说是旁支庶出了,嫡系都在心动。

可若是家族中的青年派都跑到太子那边去了,五姓七望这边,还谈什么去跟太子较量。

当然,嫡系也不是很想去,本身也纠结。

因为他们过去,是没有优待的,等于是跟旁支庶出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所以有些难为情。

这个事情搞来搞去,最后就闹到朝廷这边来了。

“诸卿有何想法?”

李世民也有些纠结,拿

最新小说: 灵能者不死于枪火 异界妖僧系统,但我没穿越啊 救命,霍医生破戒后,太狂了 好孕快穿:娇软女主在位面被团宠 我见明月 师弟,求你笑一个 自由意志的沉沦[破镜重圆] 师尊,你也练双修功法? 高中生侦探,我吗? 玄幻:开局我让女帝喜当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