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其他类型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37章 李世民:太子终归是朕的长子啊

第237章 李世民:太子终归是朕的长子啊(2 / 3)

子起兵造反,把事情按住了。

后来冷静一想,太子有谋反的举动,也许跟这几年,自己对青雀的宠爱,有所关系,不能把过错全部都推到太子的身上。

毕竟,自己当初也是谋反过来的,对于现在太子的情况,颇有几分感同身受。

加上高丽大捷的消息,李世民也就没那么生气了。

站在理智的角度来考虑,太子也确实是大唐最为合适的继承人。

文,能搞煤炭厂这样的经济,解决百姓就业,给国库带来更多的赋税。

武,能改进明光铠的工艺,造霹雳火,立下不世军功。

农,心有大唐百姓,当初造曲辕犁,福泽万民,还加封了农泽圣睿太子。

文治武功,自古以来,能与之相对比的太子,几乎没有。

可谓是千古第一太子。

李世民自小就读史书,非常清楚国家的继承者优秀与否,对于大唐有多么重要。

生气的同时,又为太子感到骄傲。

“陛下,前些日子,臣收到一些消息。”

“是关于倭国的。”

“太子扬言要借道新罗,再攻百济。”

“百济那边已经派遣了使者前往倭国,似是要联合倭国,对付太子。”长孙无忌是尚书右仆射,分管兵部,情报也是其中一块。

百济一直跟高丽苟且,联合夹击新罗,自然情报这块早就已经在进行了。

李世民没有太过在意,道:“倭国顶多派遣些战舰来,能有个几万兵力不得了了。”

“百济即便是联合倭国,顶多是勉强应对太子的攻势。”

“太子有霹雳火,高丽尚且对付不了,更何况百济高丽。”

“朕听说太子在高丽还建了一支五万兵的神武军,其中就有三万高丽人。”

“虽说太子对付高丽贵族这些事,有些不妥当,使得高丽全境陷入战争,但通过这次后,太子想必能彻底掌控高丽。”

太子在高丽干的那些事,尤其是审判所有高丽贵族,看似现在有些艰难,但明眼人都能看到,只要功成,整个高丽的民心,都将会彻底归于太子。

只是这样的情况,并不适合在大唐进行,不然李世民都想搞一搞了。

大唐的世家太多,根深蒂固,且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军中将领,朝廷百官,多为世家子弟。

6=9+

李世民要是跟太子这样去做,估摸着就会步上隋炀帝后路了。

长孙无忌作揖道:“陛下,臣不是担心太子殿下对付不了百济倭国。”

“臣是担心新罗啊。”

“虽说新罗先前一直臣服于我大唐,可太子要是把百济打下来,两边夹着新罗,这让新罗如何不担心受怕。”

“且太子恐怕最后,也不会说放过新罗。”

“看太子如今这意思,是要一统整个辽东地区,将高丽,新罗,百济,皆归入我大唐疆域。”

“只是太子毕竟年轻,身边也没个能出谋划策的,若是造新罗背叛,怕是会吃亏。”

历史上就没有什么新鲜事。

新罗虽说先前亲近大唐,但早前也不是说对大唐有多么忠心。

在国家利益面前,忠诚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长孙无忌能看出来,李世民自然也能看出来。

只是太子能不能看出来,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道:“金德曼一介女子,能当上新罗王,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你说得对,太子毕竟年轻,要是中了鬼蜮伎俩,还真容易阴沟里翻船。”

“这样吧,你派人传信,不要以朕的名义,告诫太子关于防备新罗之事,不可轻易相信。”

说到这里,李世民微微一顿,道:“太子生性顽固,也许不会重视。”

“你再告诉他,若是不可为,可返回登州,毕竟,他还是大唐的太子。”

“再下文书,调赵节为登州刺史,封汉王为登州都督。”

李世民也算是为了太子的后路煞费苦心了。

赵节跟汉王李元昌,都是正宗的太子党。

有他们在登州,太子即便是失利,至少不会沦落到敌人手中。

再怎么说,李世民都不舍得太子有性命之忧。

——

高丽。

全境战争说起来很夸张,其实就是苏定方各处剿灭叛乱之军。

实际上对于唐军,高丽各地,也没多大的反抗能力。

就是高丽地区这么大,跑起来很麻烦而已。

李承乾不觉得有啥,反正就当是练兵了。

主要作战的兵力,原本就是高丽的兵,可不舍得上汉人。

实际上就现在来说,军心已经彻底在李承乾手里了。

哪怕只是短短的一个月,高丽士兵的心,就已经对大唐太子彻底臣服。

没办法,大唐太子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虽说只有神武军才有固定俸禄,还有一大堆福利待遇。

但比起先前,高丽士兵的生活,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汉人欺负高丽人的事情,在军队里也不能说完全杜绝,在所难免。

但律法这块,也是

最新小说: 痞武绝色校园 异灵校园 矜欲 第一武神和绿茶鬼王有一腿 不朽帝皇 漂亮猫猫领到妖妃任务后 穿书:这个纨绔少主有点强 圣魔大陆之九天传说 替嫁世子妃太薄情 黄泉十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