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其他类型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185.第185章 铁骑三神器

185.第185章 铁骑三神器(2 / 3)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有太子这样的配置,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步行。

包括在补给方面,也不可能这么丰盛。

最简单的水源这块,就没办法做到喝开水,只能是直接喝河水,溪水。

在长途跋涉的行军中。

哪怕只有几千人行军,能够把每个人都健康,安全的带到制定地点。

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是个出色的领军将领了。

实际上在大规模行军中,通常会出现大量民夫生病,乃至于死亡的现象。民夫的死亡,向来是不会被进行单独的记载,也不会出现在史书上。

比如这次李世民征调四十万民夫,单单就从抵达营州开始,死个两三千人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民夫通常负责运输粮草、辎重等物资,这些物资往往十分沉重。他们需要背负或推拉大量的物品,长途跋涉,体力消耗极大。

运输粮食时,民夫可能要背负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粮食,每天行走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路程。

在这样炎热的夏季,中暑更是寻常现象,在大规模行军中,军队的食物供应本身就面临很大压力,民夫的食物保障往往更加困难。

由于民夫人数众多,粮食需求大,而运输和储存条件有限,很容易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

军队首先保障是士兵的体力,而非是民夫。

即使有医生,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军队中,民夫们很难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通常只有少量的医生负责军队的医疗工作,根本无法顾及众多的民夫。

民夫们生病或受伤后,只能依靠一些简单的草药或民间偏方进行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行军途中,民夫们需要遭受饥饿、疾病和劳役的折磨,身体状况稍微差点的,基本上就没了。

这年头,又有哪些民夫,是身体状况好的呢。

但只要是发动大规模战争,这种现象就不可避免。

如果因为心软,而去调集大量资源,救治民夫,或者保障民夫的粮食供应,那么军队的粮食和医疗得不到保障,又怎么能打胜仗呢。

所谓慈不掌兵,就是这么个道理。

六月十七。

太子返回东宫。

同时下令召集八百铁匠,打造马蹄铁。

马蹄铁对于马来说至关重要,战马在行军和作战中,需要长时间在各种地形上奔跑。没有马蹄铁时,马蹄容易磨损、开裂,甚至受伤感染。

而马蹄铁的安装可以有效地保护马蹄,减少马蹄的损伤,使战马能够更长时间地持续奔跑,大大增强了战马的耐力。

在长途奔袭的战役中,装备马蹄铁的战马可以在数天内连续行军数百里,而没有马蹄铁保护的战马可能在较短的路程后就因马蹄受损而无法继续前行。

马蹄铁可以使战马的体重更均匀地分布在马蹄上,减少局部压力。这样战马在奔跑时,马蹄所承受的压力得到了更好的分散,从而降低了疲劳程度。

就如同人类穿着合适的鞋子跑步,可以减轻脚部的压力,提高跑步的持久性一样。

马蹄铁的形状和纹路,可以增加战马在不同地形上的抓地力。

在平坦的道路上,马蹄铁能够让战马更好地发力,快速奔跑。

在泥泞或沙地等松软的地形上,马蹄铁的纹路可以嵌入地面,防止战马滑倒,使战马能够保持稳定的速度。

在战场上,当战马需要进行冲锋时,良好的抓地力可以让战马在瞬间爆发出更快的速度,迅速接近敌人,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冲击。

骑兵的冲锋是一种极具威力的攻击方式。装备马蹄铁的战马在冲锋时,速度更快、力量更大,能够对敌人的步兵和其他兵种造成巨大的冲击。

马蹄铁的坚固性使得战马在撞击敌人时,自身的稳定性更好,不容易受伤。

在骑兵与步兵的对抗中,高速冲锋的骑兵可以如同一把利剑般插入敌阵,打乱敌人的阵型,为后续的攻击创造有利条件。

不仅是战马这块,包括驮马的运输,马蹄铁使战马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地形上行走,包括山路、泥泞地、河流等。

装备马蹄铁的马可以更轻松的拉着满载物资的车辆,在各种道路上行驶,提高了后勤运输的效率。

历史上,马蹄铁的大规模普及,一直到蒙元时期去了,距离大唐数百年。

现在,李承乾把他提前发明了出来。

马蹄铁的打造并不算复杂,东宫高炉产出有足够高质量的铁料。

如果是熟练的工匠,打造一套马蹄铁大概需要一个时辰,如果在不熟练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两个时辰。

不过一个铁匠打造每天打造两副还是问题不大的。

一开始的进度要慢些,等打个几天,进度自然就会加快。

这里头比较麻烦的是,是对于马蹄尺寸的把握,需要进行测量。

不过现在东宫已经在运用高精度的卡尺,只需要记录马蹄四肢,然后把数据送到工匠手里,直接进行打造就行。

这其中李承乾还需要安排数百人,对于现有的马蹄进行修整。

毕竟在没有马蹄铁的年代,大多数的马蹄底部并不平整,不能更好的适

最新小说: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好一个气运人间 谁说分手后不能暗恋前任 嘉靖承明 开局被追杀,我获得第一快剑 不凡旅程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南风和金色麦草 替声使者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