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其他类型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92章 这就要打高丽了?

第92章 这就要打高丽了?(2 / 3)

“所以,陛下是准备要让魏王,前往自己的封地了吗。”李承乾当即逼问道。

李世民干咳一声,回道:“青雀总归是要去封地的,不过前些日子他身体不好,所以还是先在长安休养一段时间。”

到了这份上,李世民也不好当着大臣们的面,说要把魏王一直留在长安。

去肯定是要去的,但什么时候去,这个就不好说了。

反正就一个字,拖。

李承乾继续道:“魏王方才在朝堂上,可是中气十足,可没有半点身体不适的样子。”

“陛下准备让魏王前往封地,然已近年关,不如还是等过了年,再让魏王去往封地吧。”

“届时倭国那边,也差不多能往来了,明年跟倭国洽谈,合作征伐高丽之事,魏王也能出上不少力,陛下觉得如何。”

面对李世民的说辞,李承乾顺杆子就往上爬。

李世民却根本不接太子的话茬,转而道:“太子言之有理,这征伐高丽,是大事,若能让倭国协助,对于我大唐来说,自然是大好事。”

“只是那倭国使臣,朕观之尤为狡猾,当年便不肯臣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番即便合作,也是与虎谋皮,还是要多加小心。”

话题直接被转了过来,李世民不想在魏王就封的事情上,一直说个不休。

说完后,李世民的目光看向魏征,褚遂良等人。

魏征当即道:“陛下,征讨高丽之事,尚且未有定论,且此事关乎重大,不可仓促决定。”“虽太子殿下提出联合倭国共同征伐高丽之策有其可取之处,但倭国向来反复无常,其心难测。”

“若轻易与之结盟,恐生变故。再者,我大唐虽国力强盛,然战争毕竟劳民伤财,若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当谨慎行事。”

褚遂良是坚定的反战派,此时也附和道:“陛下,魏公所言极是。”

“高丽之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若要征伐,需充分筹备。”

“且倭国之兵,战力几何,亦未可知。若在战事中,倭国反水,我大唐恐陷入被动。”

李世民没有回应,而是把目光投向太子。

李承乾根本不接,看向别处,当没看到。

你都这么铁了心要支持魏王,怎么会想在这个时候我来帮你说话呢。

看太子不接茬,李世民也只能扫视一圈后,自己开口。

“先前在朝堂上,太子言明明年,大唐将要挥师高丽,亦是以此逼迫倭国。”

“群臣当时未有反驳,朕当时也是默认,难道事后就要否认吗。”

“如此行径,太子威严何在,群臣信义何在,大唐之威信何存。”

“难道要朕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吗。”

借着太子在朝堂上的发言,当时那种情况下群臣不好反驳,现在李世民直接盖棺定论。

这让魏征,褚遂良这些反战派,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

其实话说回来,李世民如果硬是坚持要打,群臣们也阻拦不住。

历史上李世民打高丽,群臣也是全面反对,声势很大。

然这次李世民就没有听从这些劝谏之言了,而是铁了心的要打,甚至是御驾亲征。

现在之所以迟疑,一是担心战事不利,毕竟高丽之地易守难攻也是实话。

二是还没感觉到高丽对大唐太过分。

现在的高丽,表面上对于大唐还是俯首称臣的,虽只是称臣不纳贡,可性质还没到那般恶劣的程度。

后面是高丽攻打新罗,连下城池四十余座,新罗京师危在旦夕。

因为左右恶邻,新罗一直对大唐是服服帖帖的,现在要亡国了,所以不断请求大唐调和。

李世民让高丽罢兵谈和,然高丽是半点面子都不给,这才有了后续李世民继隋朝之后,再次三征高丽之事。

不过可惜的是,三次出征,并未将高丽亡国。

“陛下.”

褚遂良还想继续劝说,被李世民直接打断了。

“够了!”

“朕不打高丽,难道要把打高丽的事情留给太子去做吗。”

“还是尔等认为,朕驾崩之后,太子会听从尔等的劝谏?”

李世民直接把太子拿出来顶锅。

至少这个时候来说,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朝堂群臣,都是没有要废立太子的想法。

拿魏王跟太子打擂台这样的事情,于古往今来之王朝,亦是屡见不鲜,很是正常。

这么一说,魏征和褚遂良,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这才反应过来。

是啊,太子天天喊着打高丽,现在还有陛下在前边,若继位后,谁拦得住?

李承乾在这个时候,给李世民来了一计神助攻。

缓缓开口,语气坚持道:“我若即位,下的第一道诏敕,便是征伐高丽。”

这么一说,群臣缄默无言。

太子这般强硬,肯定是听不进他们的劝谏的。

总不能跟隋朝那样,二世而亡吧。

况且太子又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相比起来,陛下军功盖世,战功赫赫,大半个大唐天下,都是陛下打出来的。

让陛下去打高丽,怎么着也比太子去打高

最新小说: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被美人邻居掰弯才不算打脸呢 农门长姐太泼辣[九零] 遮天:这位准帝境巅峰大限将至 替嫁世子妃太薄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 第一武神和绿茶鬼王有一腿 重生星际,指挥官夫人茶得可怕 我在中世纪搞基建 暗室低徊[刑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