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挺的晋升可以说是诸多人的预料之内,毕竟这个李玉挺在三十年代后期就已经进入了陆军大佬的视线当中,校官时代的他就已经是陆军重点培养对象了,如今积累了足够的资历,而且年纪也有四十四岁了,这个时候升中将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对之声。
毕竟如今中国海陆空三军的晋升体系还是非常僵硬的,在几十年前的内战时期可以出现二十几岁三十几年的中将、上将,但是在四十年代的现在,四十来岁的少将都可以说是年轻有为,前途光明了,如果是四十来岁的中将,还真没有几个。
而且中国军方并没有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样,有着所谓的战时职位军衔,也就是说当军官在战争期间因为担任职务的需求而临时晋升,这种战时军衔只在战争期间有效,而战争结束后就是会恢复到原有的军校,比如一个上校在战争期间可能会连续提拔到少将甚至中将,但是战争结束后还是会恢复到上校的军衔。
因此二战中就可以看见诸多英美国家的军官升迁速度极快,一年内从尉官到将官都可能出现,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却是很难出现,中国军方的军官晋升是极为僵硬的,资历不够就算有战功也升不上去,就算是去年里连跳两级的吕健,开始的时候他不过是中将,但是半年不到就是升到了元帅,但是即便如此吕健那也是积累了足够多的资历,加上一些政治方面的原因才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而通常情况下是很难出现的,中国军方基本上每年都会固定晋升一批上将、中将、少将,晋升的首要条件就是资历足够,同时还得有相应的战功。如果只有资历没有战功也很难获得晋升。但是有战功没资历也很难获得晋升。
最为明显的就是那些个人立功非常显著的海空军王牌飞行员们,中国海空军里固然没有出现那种打下敌机好几百架飞机的超级王牌,但是打下数十架敌机的王牌还是有不少,甚至是出现了一位击落敌机数量超过百架的超级王牌,其人名为王冬临,服役于空军第十九联队,去年乃是4h战斗机驾驶员,在对日`本作战期间击落了日`本飞机高达六十余架。年末他的中队换装12战斗机,并被调往欧洲作战,驾驶12战斗机的他又是击落了差不多四十架德国飞机,使得他的个人战绩超过了百架之多。
然而这种战绩也没有让他一飞冲天,直接从少尉飙到上校啊什么的了,也只是从去年的少尉晋升到现在的少校而已,而这个军衔实际上已经是绝大部分飞行员所能够获得的最高军衔了,再往走上的话就是指挥管理岗位了。所以这个时候的王冬临如果再想升,那么他就得进入空军指挥学院学习,然后才能继续出来担任大队长、联队长之类的职位,在往上升就是将官了,比如防空司令部司令,参谋长,航空军司令部里任职。
所以说哪怕王冬临击落了敌人一万架飞机,他如果不去空军指挥学院进修并积累足够的资料的话,也不可能越过中校这道门槛。而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中国空军的诸多王牌飞行员在击落了诸多敌军飞行员并晋升到少校后,大部分都是选择进入空军指挥学院学习,出来后晋升中校担任大队长之类的职务,另外也可以选择去训练联队去担任中队长、大队长之类的职务,充当飞行教练,这样积累一段时间后才能够晋升军衔并回到战备联队担任管理指挥职务。[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天生就喜欢开飞机打仗的家伙,他们宁愿不晋升也要继续呆在作战中队中,军衔虽然不可能继续升,但是胸前的勋章却是从青铜双剑勋章再变成白银,然后变成黄金双剑勋章,再过来就是红金双剑勋章,再过来就是钻石双剑勋章……
鲍刚毅也是和宋俊鹏以及谢严同一辈分的将领了,不同于宋俊鹏和谢严出身陆军,鲍刚毅则是出身警卫师。内战时期就是官至警卫师副师长,上校衔,国内统一后担任过警卫师师长,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随后就是脱离警卫师系统,调职到陆军中,担任过野战军军长以及其他要职。
最后慢慢积累资历后晋升为上将,只不过鲍刚毅这五六年来一直没有担任过什么实权职位,加上他今年已经差不多七十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两年他就会退役了。
毕竟军队里的将领替换是一年一年接着进行的,每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军方将领因为年纪以及政治问题而退出现役,他鲍刚毅也不例外。
因此看着同辈的宋俊鹏和谢严两人在那里欢声笑谈,让鲍刚毅感到有些失落,自己就要退出军界了,他们却还能继续活跃在国内军界里头,而且还有希望更进一步。
陈华标的婚礼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了一场政治聚会,军政要员们趁着这个机会见陈敬晕的同时也是和同僚们联络联络感情,扩充人脉。
而次日,陈华标的婚礼结束了后,诸多要员们乘坐火车或者飞机离开,而宋俊鹏则是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土耳其,而是停留了两天。
两天后,由陈敬云亲自支持的晋升仪式顺利举行,仪式中陈敬云亲自给宋俊鹏戴上了元帅的肩章,伴随着宋俊鹏的晋升仪式,陈敬云也是趁着这一次机会晋升了两位上将以及多位中将以及少将,晋升为上将的分别是陆军的冯玉祥,这一次因为担任第七集团军司令而被晋升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