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电子管也是福乐电气的产品,甚至雷达里的显示器里面的显像管也是福乐电气生产的。
防空炮所用的vt炮,所用的线电近炸引信机构也是福乐电气所生产。
而空军里头,所用的线电通讯设备就不提了,现在连空军的近半发动机都是由福乐电气所提供。
陆军方面,大小装甲车辆的通讯设备同样是福乐电气提供,动力系统里的部分核心零部件也是福乐电气所生产。[
所以比看福乐电气表面上没有向海陆空三军直接提供枪支大炮或者战舰坦克飞机,但是这些武器里或多或少都有采用福乐电气的制造的零部件,这样的福乐电气,实际上就是整个海陆空三军的最大国防承包商,而且还是直接提供最为尖端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技术企业。
这样的福乐电气实际上就是整个中国国防体系当中的上游龙头企业,福乐电气里数十个大小企业实验室里所研发出来的诸多新式技术,都是一步一步动着整个中国国防事业的进步,其他下游企业不过是直接套用了福乐电气的各种尖端零部件再做出来成品而已。
如此的福乐电气从1937年开始到1945年的今天,其总价值甚至都已经估算,因为福乐电气的最大资产不是固定资产,而是研发各种先进的技术资料,而有些技术资料是根本法估价的,比如福乐电气拥有的数十个顶尖的试验室,里头的形价值就算给福乐电气一百个亿都不买。但从市值很难看得出来福乐电气的庞大规模,那么从他1945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就高达十多个亿就可以看的出来,福乐电气的规模有多么庞大。十多个亿啊,这只是研发投入而已,而其他企业的总市值都没有几个亿。
1945年的十亿华元,如果按照居民收入水平来比较,大体相当于2013年的一千亿。
尽管这种庞大的投入只是战争时期里的特殊情况,但是也足以证明福乐电气的庞大规模了。
资产以及影响力都是极为庞大的福乐电气自然也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私人企业,其股份分配是相当分散的,早年福乐电气的主要控股为华夏银行,陈氏家族的柳河基金成立,由柳河基金掌管高达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但是多年下来后,福乐电气为了扩张发展已经进行多次的股份增发,吸纳资金用于自身的发展,虽然福乐电气的规模一天一天的庞大,其股份也是越来越分散,到了1945年的今天,其最大股东依旧是柳河基金,但是今天的柳河基金手中的福乐电气股份已经只剩下了百分十九而已,更多的股份则是被各大基金、企业交叉持有、这家银行持有几个百分点,另外一个基金持有几个百分点,某个家族再持有几个百分点,这一部分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另外还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股份在市场上流通,不过这些股份绝大部分也是被各大证券机构、大富豪大批量购买,正在在普通民众手中的股份不足百分之十。
由于福乐电气的股份分配相当分散,这也就导致了哪怕是柳河基金也很难完全的掌控福乐电气,基本上目前福乐电气的经营权是被董事会交予到福乐电气的职业高管手中,有职业经理人所组成的管理层进行管理。
福乐电气如此、同奎药』业以及国内的大一票超大型企业基本都是类似的模式,几乎没有单独的财团或者家族能够独立掌控他们的,那怕是柳河基金也不行!
〖更新快纯文字 〗
一正式服役后,空军就是大批量采购,准备代替6作为空军的新一代对地攻击机使用。
1944年到1945年这短短的一年里,中国海空军都是进行了大量的喷气式飞机型号设计,别看现在只有三款喷气式飞机,10、12、13,但是空军的研发项目非常多,各厂商出的各种原型机可是非常多的,只不过这些原型机都没有能够得到海空军的订单最后而流产而没有下文而已。
陆军方面就是简单地多,基本上现在陆军的武器装备已经到达这个时代的极限了,陆军除了加大对t18坦克的装备外,其他的改进则是比较少了,陆军的战备工作主要是集中在把地方守备部队改变为正规部队上面来,这说起来简单,但是所耗费的资金和精力比海空军的扩军更大。
毕竟要把三百多万野战部队扩张到六百多万的野战部队,所需要的费的军费和时间可不少。
中国持续整顿军备,美国那边也是继续加大军力,除了要对德作战外,美国人同样也得应对中国的军事挑战。
尤其在海军上,几乎是瞄准了中国海军来进行相关的发展的,比如说中国造超级航空母舰,他美国人也造超级战列舰,至于前几年还呼声非常高的快速战列舰以及超级战列舰的计划,早就已经停止,甚至连还没有完工的几艘船体都已经是被拆除已经腾出船台来建造中途岛级航空母舰,此外美国还在设计更为庞大的航空母舰。
只是到目前为止,美国人都还没有搞明白中国为什么要造那么庞大的航空母舰?因为在螺旋桨舰载机时代,实际上三万吨的航空母舰是最佳的吨位,具有不俗的战斗机同时拥有极大的性』价比,吨位再往上走的话实际上性』价比就越低,至于喷气式飞机上舰的问题,他们也考虑过,但是中国前几年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