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对抗中国庞大的中型坦克群,初始对抗目标是t9坦克,又把t12坦克作为了主要对抗目标。
中国目前大规模现役的t6、t9、t12这三种坦克中,t6坦克自然是属于老旧的淘汰货,但是t6坦克数量上千架,中国陆军自然也不能当败家子全部都退役掉,所以能用的还在继续使用,不能用的就拆零件给那些现役的t6坦克当备件。主力则是t9和t12系列,而实际上t9和t12这两款坦克非常相似,虽然t12在速度、防护以及火力上全面优于t9坦克,但是两者并没有代差的区别,这t12坦克本来就是t9坦克的改进型号。
t9\12系列坦克作为中国陆军目前的绝对主力坦克,对抗这两款坦克自然是苏俄的头等大事,早些年苏俄坦克设计以及制造能力还很普通的时候,只能是通过生产大量bt以及t26等系列坦克试图用数量来弥补质量上的差距,后来又试图用kv重型坦克来取得压倒ng的优势,但是后来都被证明这是不可行的,bt和t26等坦克甚至连对抗中国老旧的t6坦克都做不到,数量多也没有用,而kv坦克虽然不错,但是那个造价让斯大林根本造不出来多少。
这也是三十年代后期苏俄准备研发新一代中型坦克的根本原因所在,经过多年的研究,1940年完成设计并开始大规模试验,到了现在才算是小规模生产。
苏俄的军工人员也不弱,所设计出来的t34坦克ng能堪称优良,防护ng能丝毫不弱于中国的t12坦克,机动ng也做到了不弱于t12坦克,虽然在火力上,他们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还略逊于中国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但是整体上来说,这一款t34坦克的ng能疑是优良的,在世界范围内,除了中国的t12中型坦克能够比肩外,其他国家的现役中型坦克基本就是没有抵抗的能力,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号坦克也不行。
不过t34坦克虽然已经完成设计并开始进入了生产阶段,但是和德国人的四号坦克一样,现在的数量都非常少,至少在1941年的6月十三号之前,苏俄的t34坦克还处于少量生产大规模试验的阶段,和中国已经运用多年并且已经停产的t12系列坦克可没有办法比较。
苏俄的t34坦克虽然已经能够比肩中国的t12坦克和t9坦克了了,但是这里有一点得提到的那就是,t9坦克可是中国二十年代末期设计,1930年中r战争时期就开始大规模服役的坦克,距离今天已经足足大规模服役了十一年之久,而t12坦克也是1935年开始小规模服役,至今也有六年之久了。这个时间差的可是非常远。
当苏俄人把t34坦克研发出来并开始小规模服役的时候,中国的t12坦克都已经是停产了,目前中国陆军采购并装备的是新一代中型坦克t15,这款中国目前最为先进的主战坦克,ng能不但超越了t12中型坦克,甚至还超过了t11重型坦克,当初陆军研发t15的时候,各国坦克实际上还停留在对抗中国t6坦克的年代,德国人的四号坦克,苏俄的t34连研发计划都还没有呢。t15坦克的研发计划非常早,最早是陆军装备部在1935年所提出的综合坦克计划,提出设计出一款能够兼任t12中型以及t11重型坦克两者作战任务以及ng能的未来新一代主战坦克,最初的这个设计目标就使得了t15坦克一开始就把主炮的口径放到了105毫米口径上,平心而论,对于三十年代的中国来说,要生产出t15坦克还是有着非常大难度的,其中最为关键的不是坦克设计,中国优秀的坦克设计师一大堆,最为关键的是重要零部件的限制,简单说就是坦克炮、发动机、坦克用装甲钢。而这些才是限制t15量产的关键因素。
,
spn六月十三号疑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天,其重要ng甚至比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的那天更加重要,如果说1939和1940年这两年战争只局限在欧洲地区以及亚洲地区的小规模冲突的话,那么1941年六月份德国发动了对苏俄的进攻,则是宣示着这场世界战争已经正式进入了最为高ho的阶段。
严格上说起来,苏俄也不是刚开始参与这场世界大战,1939年底和1940年初那几个月的苏芬战争,1940年处的中苏奥拉夫冲突都可以认定是这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而这两场战争也是彻底暴露』出来了苏俄军队的素质并没有他的数量那么让人惧怕。
中苏奥拉夫冲突的过程虽然还不被外人所得之,中苏两国都宣传己方在冲突中获得了胜利,中方说的是歼灭了多少多少苏军,攻克了奥拉夫等数个重要地区,而苏俄方面则是宣扬苏军战斗力强悍,以弱势兵力抵抗了中军庞大兵力的进攻,并粉碎了中军快速突进的战略企图,把中国逼』到了谈判桌上来,不管如何宣扬,其实那只是一场有着极大局限ng的武装冲突而已,根本法谈及双方谁胜谁负,因为尽管从冲突的前面五六个小时而言,当时是中国占据了优势,但是当时中国第四装甲军达到了预定作战目的后就停止了进攻,而当时苏军也是完成了紧急调动,经过一夜的混乱』后已经是调集重兵准备进行战略防御作战,而当时除非双方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