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中国的一万吨到两万吨级别的辅助舰力量就会提高很多,足以为整个舰队提供有力的护航。
而万吨以下的巡洋舰设计上,海军方面则是设计出了两种船型,一种是舰队巡洋舰,也就是伴随航空母舰进行活动,主要侧重为防空的轻型巡洋舰,设计吨位为七千吨,主炮口径也不是六寸舰炮,而是采用四座三联装共计十二门的五寸高平两用炮,而次口径防空炮火力非常强大,共计有三十门的四十毫米防空炮,十六门的二十毫米防空炮,航速上因为是伴随航空母舰进行机动,所以也没要求太快,有个三十四节就可以了。[
这款轻型巡洋舰和日美的同吨位以及更大一些的万吨轻型巡洋舰相比,炮战火力自然是要差一些,不过这一级舰的主要任务也不是炮战,而是防空,要不然也不会放弃六寸主炮采用五寸主炮了,里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六寸主炮的射』速不如五寸舰炮那么快,防空效能太差。
除了这种防空型的舰队轻型巡洋舰外,还有一种雷击型巡洋舰,也就是以四千五百吨到五千吨为标准,装备五寸主炮,但是搭载强有力的鱼雷发射』管,航速高达三十六节以上,是用来带领驱逐舰进行雷击作战的的船型。
这一系列的造舰计划是根据整个中国海军的战略而制定的,不是说什么性』能好就造什么,而是说中国海军需要什么才去造什么。
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那就是中国海军的造舰过程中,并没有和日`本一样严苛要求单舰性』能,为了些许的性』能甚至不惜投入重资,中国海军方面则是精打细算的多,有时候因为成本上的因素甚至是主动放弃了性』能,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缩小化就是这种思维下的产物,如果是放到了日`本海军那边,估计就不是缩小,而是会提高到三万多吨了。中国海军的第八期发展计划修订案开始紧张实施后,三个月后也就是1938年的7月,中国空军也是通过了1938年整编方案,提出了新增五个空军联队的计划,新增加的编制加上老旧飞机的替换,使得了空军这几年内就急需大量的新式飞机服役。
当中国的海陆空三军大规模扩编的时候,1938年的下半年,德国再一次向外扩张,并要求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而在慕尼黑会议中,英法德意这四个欧洲主要的大国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这一事件代表着是的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但是这并没有让德国得到了满足,它的扩张步伐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