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陈敬云来说,只要这些铁路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这些铁路能够给铁路沿线地区带来`经济的发展,那么就已经足够了。
修铁路的目的不是想要用铁路来赚钱,而是希望用铁路来带动地方经济以及巩固国防。
芜湖钢铁公司同样是如此,尽管大部分利润都被伯利恒公司分走了,但是带给中国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进的钢铁技术。
而不廉耻的说,假如战争一爆发,到时候甭管民营资本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会被通通纳入国防经济体系当中来为国家效力。
基于这些理念,所以陈敬云对于国产货的定义是相当宽松的!
但是海军之前却是没想到这些,海军之前一直努力引进十六寸舰炮的技术,但是都是采取用上海兵工厂来接受技术,可是没有想过让美国人直接到中国设立舰炮生产工厂。
不过一想想r`本人的舰炮技术也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后也就释然了。
萨镇冰道:“明白了,随后我会和美国方面进行接触,看能不能让他们直接在国内设厂!”
陈敬云点点头:“嗯!”
这个时候,萨镇冰才是继续往下说新式战舰的设计:“新式战舰的主炮布局以及装甲布局很大程度上沿用炎帝级战列舰的布局,而整体的防护能力受限于吨位,有了较大的削弱。不过根据东海大海战的经验以及多次的相关实验,海军认为将来的海战距离将会进一步提高,将会在两万码到三万码甚至更远的距离上进行,因此侧舷装甲的弱化是可以接受的,而相对的也进一步增加了水平装甲的防护!”
“由此新式战舰的侧舷装甲最厚处为十一英寸,采取十五度倾斜,炮塔正面采取十五寸装甲,水平装甲进一步强化,主水平装甲达到了六寸厚。同时由于鱼雷威胁渐大,侧舷水下也采用了防鱼雷装甲带,如此设计的新式战舰虽然在中近距离上的防护能力不如炎帝级,但是在中远距离上的防护能力,尤其是水平防护能力却是超过了炎帝级!”
陈敬云也是知道战列舰的交战距离会越来越大,所以也就赞同了这一说法,点了头后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动力系统方面预计采用上海动力公司的新式蒸汽轮机,此次上海动力公司提交了新式蒸汽轮机的设计方案,如果技术成熟的话国产蒸汽轮机不会比国外产品差。不过为了防止上海动力公司法及时完成新式动力的研发,所以也是和英国的帕森斯公司进行了联络,以便随时在国产动力不过关的时候随时替换为进口动力!”
动力系统一直都是中国造舰方面的短板,在同样是短板的火力系统上虽然也不能生产大口径舰炮,但是八寸以下的中小口径舰炮却是没有问题,然而这动力系统却是不管装载战列舰上还是重巡上又或者是轻巡甚至是驱逐舰上的都不怎么样,对比国外的同类产品一直都有着差距。这种差距在辅助舰艇上还能忍受,但是在国之重器的战列舰上就法忍受了。舰政司已经是计算过,假如采用上海动力公司现有的蒸汽动力系统,那么新式战舰的初始设计方案里最大航速连二十七点五节都很勉强,根本就法达到设计要求中的二十八节。所以要么是上海动力东西拿出新式产品来,要么就只能是选择进口了。
海军部既然能够把这个初始设计方案送到陈敬云面前来,那自然已经是在海军内部的讨论中得到了通过的,不然也不会愣头愣脑的送到陈敬云这里来,陈敬云看了后,觉得这航速虽然只有二十八节低了点,但是考虑到现在还只是1923年的时候也是知道这个速度已经是不可能再提高了。而战舰的其他技术细节上,陈敬云就没有太大关注了,比如副炮上继续沿用中国海军的通用高平两用炮:五寸四十倍炮,计划是十座双联装一共二十门之多,副炮的数量和炎帝级是一样多。防空炮上面采用八门的三寸五十倍防空炮以及八座三联装三十毫米防空炮。
最后的设计方案是:三万五千吨标准排水量,三座三联装十六寸四十五倍炮,侧舷最厚处为十一英寸,水平装甲最厚处为六英寸,副炮为十座双联装五寸四十倍高平两用炮,高炮为八座单装三寸五十倍炮,八座三联装三十毫米防空炮。采用全燃油锅炉,四轴进,预计最高动力输出为十二万匹马力,最高航速为二十八节。以十五节巡航时,续航距离为一万海里。
当陈敬云批准了这一设计方案后,海军就是迅速行动了起来立即开始准备建造工作,甚至连造舰经费都不用专门申请了,因为在中r战争当中海军已经获得了战时经济造舰计划的大批经费,其中就包括了两艘尧帝级战列舰的经费,现在刚好就是用在新式战列舰上面来。
于是乎,华盛顿条约刚签订没几个月,也就是在1924年的一月份,中国的新一代战列舰的一号舰就是正式在江南造船厂动工,二号舰也预计会在三月份同样在江南造船厂动工。其首舰被命名为‘舜帝号’,二号舰被命名为颛顼号,按照首舰名为级别名的原则,这一级战列舰就是被称之为舜帝级战列舰。
中国的战列舰命名方式都是采用中国的上古帝皇的名号,不过战列舰的命名都是陈敬云给命名的,陈敬云也不是说严格遵循三皇五帝这些顺序,只要是觉得适合了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