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国民党造成牵制。黎元洪想着,既然湖北自己掌控的那么吃力,手下将领又离心离德,好几个已经收了袁世凯的军费,就差公开表明身份投靠袁世凯了。
袁世凯一步一步的逼着他,让黎元洪已经慢慢地路可走了,于是一咬牙就上be 精去了,既然依靠军队上位不成功,那么就玩议会政治去,他很有自信,将来哪怕再差,倒是副总统之位还是能够保住的,至于湖北,他不要了,谁爱玩谁玩去。
这国内局势随着北洋军的善后大借款成功再一次风云涌动起来,自从三月二十四号开始,国民军和北洋军的宣传攻势越来越大,双方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连接几天内国内的电报局都是不同的接受和发表各方势力的通电。
而和上次苏南战事不一样,这一次没有几个人是呼吁双方和平的。人们也都清楚,一山不容二虎,国民军和北洋军始终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今天不打,明天也会打,现在人们所关注的是,到底谁会赢?
不但国内民众没几个人去呼吁和平之类的,就连上次调停战事的列强也是彷佛没听到一样,闭嘴不谈中国内战等问题,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因为这一次战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跳起来的,如果没有五国银行团的借款,袁世凯根本就拿不出钱来进行战争,很有可能就是继续在国内里和国民党扯皮,然后慢慢过渡为议会政治国内局势也保持现状。而且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持续分裂局势已经很不满了,一个统一但虚弱的中国才是英国等国家所需要的,分裂的战争混乱不但影响中国民众,更加损害了他们的商业利益。而日`本也是巴不得中国再来一场生死大决战,打的越惨烈越好,而且最好是一直打下去,日`本方面的对话政策说白了也简单,那就是挑起战争,拖延战争,实际分裂。至于等最后双方不管那个赢,日`本都会帮输掉的那个,然后扶持他发展,再来一次战争,如此循环几次,中国要谈发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得不到发展,以后日`本大举进攻大陆的时候就容易得多了。
于是乎,一时间战争风云密布,北洋军已经开始下令让休整完毕的曹锟第三师移防滁州,同时新成立不久的第八师进驻山东济南,第九师继续南下进驻徐州。一时间,北洋军在津浦线上部署了高达五个师又一混成旅。如果加上半残的第八师,那总兵力就已经有相当于六个师的兵力。
同时国民军也是调兵遣将,第九师已经通过海运抵达杭州,同时新成立的两个混成旅还没到位呢,陈敬云又一次下令组建第三混成旅,责令从驻扎金华的第六师抽调两个营,从驻扎杭州的以及宁波的几支部队各抽调几个营,组建国民军第三混成旅进驻浙江西部军事重镇衢州。这些军事安排几乎都是一道接着一道,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停顿,被抽调的部队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奔赴预定辖区。
国民军和北洋军的军事调动规模庞大,外人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也看出了迹象,双方都正进行着最后战争的准备。
而就在如此局势动荡的情况下,不管是闽浙两省的民众还是其他省份的民众,他们的脸上多少都有着紧张和担忧,福州城内虽然表面上和以往一样平静,但是报纸上天天说着北洋如何卖国,如此坏,人们也能从中看到国民军和北洋军的紧张气氛,虽说都对国民军有着信心,但是万一要是败了呢,那该如何办?
,
spn( )国民军和北洋军进行骂战,孙文等革命党人煽风点火,倒是唐继尧和陆荣廷几个人冷静的很,他们和上次一样,冷眼旁观着局势的一步一步发展,并没有公开表态。
但是暗地里,唐继尧和陆荣廷已经相继派出了使者到达福州,对此陈敬云也是很重视亲自接见了他们,并且提出南方各省应该同声共气,发出同一个声音。
甚至陈敬云提出,仿效辛亥时期的南方联军,再一次组建南方联军,但是不管是唐继尧还是陆荣廷都是支支吾吾的,不给回应。只是说要购买军火,不管是步枪还是子还是火炮都要,而且都是现款支付。
他们的压力不比陈敬云的小,他们的实力法和国民军相比,更不用说和北洋相比了,这两方面的兵力虽然不少,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战斗力如何他们心底里也是有数的,训练之类的不谈,单单看装备数量就能够看得出来,桂军一个师里头有个十几门山炮就很不错了,滇军也只有两个正规师各有着二十四门的火炮,那些混成旅不过几门炮而已。国民军和北洋军已经大批量装备的轻重机枪他们也没多少,机枪的价格不便宜,一挺重机枪就得好几千,比五十七毫米的山炮便宜不了多少,加上他们又不能自产,连步枪都得靠外购,这重机枪和火炮就更不用说了,全都是靠外面买进来,那几个都是死贵死贵的,根本就装备不起太多。以他们的财政能力,养这么多军队就已经是非常吃力了,大规模外购军火根本不可能。军费不足甚至很多部队都已经开始拖欠饷银,很多被拖延的饷银的军队干脆直接在驻扎地里搜刮钱财用来补充军费。
人员的素质也不怎么样,拖欠军饷自然不可能吸引太多民众从军,加上经费欠缺,导致训练也跟不上。人员的训练可不是一句空话,说训练就能训练的,要训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