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抵挡在长江以北地区。[
“现在镇江那边如何?”南京那边的情况只要不发生意外的话,那么未来数天内都会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战略防守,但是镇江方向却是要复杂的多。
镇江和南京在近代以来向来就是两个互为相依的军事要地,之前黄兴进行战略部署的时候也是在镇江放了一个江苏第三师,用来预防北洋第八师的渡江进攻,前几天张勋的部队倒也已近到达了长江北岸地区,也尝试过了几次小规模的渡江作战,不过由于规模太小加上是渡江作战,所以都失败了。
然而黄兴被孙文劝说的去了安徽,黄兴在南京带走了江苏第一师,第二师以及他的警卫团和其他一些部队总数两万多人,但是在镇江那边的江苏第三师他却是带不走,一方面是距离太远,黄兴来不及把部队调回来,而另外一方面镇江的江苏第三师正在和张勋部进行交战,尽管规模不大但是要是撤退的话很可能变成溃败,诸多情况结合起来就造成了黄兴虽然带着南京的部队走了,但是镇江那边的部队他却是没办法带走。
江苏第三师的师长是董宏,他个人也是留日出身早年就跟着孙文干革命了,也跟随在黄兴后头策划了好几次的起义,辛亥后他一直跟在黄兴身边,南北和谈后黄兴裁撤南京附近的民军,他就先是担任了第八师的副师长,然后黄兴把第八师改组为江苏第一师,并以此为基础组建江苏第二师,第三师的时候,他就是顺利出任江苏第三师的师长,这从关系上来说算得上是黄兴的嫡系下属了。
这样的他得知黄兴竟然不顾自己跑到了安徽去的时候,那心情叫一个郁闷。当时张勋那边也是知道黄兴跑了,也不正面渡江了,而是绕了五六里之外开始渡江,试图牵制住镇江方面的部队,并等待那就方面的第五师来援。
这样的情况下,他董宏心里埋怨黄兴之余,也只能是迎着头皮继承撑下去,并紧急向杭州方面求援。
正是他的求援,杭州方面才调了第一师紧急奔赴镇江接应江苏第三师。
冯勤身为参谋部总长,对这些情况自然是清楚,当即道:“目前镇江的董宏依旧坚守着,不过从他回报的情况来看,由于南京的失守造成他们没有补给,目前军心士气也很差,恐怕是拖不了几天时间!”
陈敬云点点头:“给他去电,让他坚持住,补给方面我们给他补给!”
随即转头对孙广亮道:“孙总长,这事你安排一下,等我军一到达镇江后,及时对江苏第三师进行补给!”
孙广亮道:“明白!”
第一师对镇江的增援很快,这个主要是通过了沪宁铁路,也算是让国民军第一次感受到了利用铁路进行快速机动的便捷性。东南部的铁路大致是从杭州开始到上海有一段沪杭线,然后上海到南京这一段是沪宁线,这两条铁路是相连的。而这一条铁路也是国民军在苏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基础所在,尽管从杭州出发到镇江的铁路路程有着四五百公里,但是也远远比杭州到南京单纯走路强得多。
第一师前往镇江增援时,第四师也是紧随其后,除了留下一个团驻扎在上海以及铁路沿线外,第四师的两个团主力部队也是沿着沪宁线前往镇江方向。
负责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的作战司司长梁训勤如此对陈敬云解释这一次的作战计划:“我军通过沪宁线和沪杭线快速机动到镇江,集中一个师加一到两个团的兵力形成优势兵力先守住镇江,然后镇江方面的部队再和溧水方面的部队相配合攻取南京。只要两者配合的好,那么是完全可以在南京方向形成对北洋军的优势兵力的。”
按照这一作战计划,那么国民军将可以在南京集中三个师的兵力用来进攻南京,如果顺利的话将可以一举南下南京城,彻底挽回现在的危局。
,
spn更新时间:20121102
第二师和第一师一样,属于国民军的绝对主力部队,下辖的侦查骑兵营也是满编的,不过由于国民军的骑兵部队极度缺乏战马,甚至合格的骑手也没多少,所以这国民军的骑兵和北洋军的骑兵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北洋军的骑兵团是有着三个骑兵营,每个骑兵营下属四个骑兵连,每个骑兵连大约在五六十人左右。这个是属于典型的大团小连制,和现今列强骑兵部队中小团大连制刚好是相反的,列强军队中,尤其是步兵师属骑兵团,一般是采取一个团下属三到四个骑兵连,然后每个骑兵连下属两百到三百骑兵。
国民军起源自新军第十镇,骑兵部队也是从黄安源的那个骑兵营发展起来的,采取的编制也是和北洋军一样的小连编制。每一连只有五六十骑兵,然后侦查骑兵营下辖四个骑兵连,加上机炮连的话,大约有三百多的骑兵,武器上除了骑枪外还配属了轻机枪和六十毫米迫击炮。
但从兵力上说,国民军的师属侦查骑兵营就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北洋军的师属骑兵团。[
这样一来,国民军的师属骑兵力量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和北洋军相比较,所以很多时候国民军就没把骑兵当成主力部队参与到作战当中来,更多的是当成了侦查部队。这个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来,这个骑兵营并不是师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