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高的指挥下,宫女们拿着微微沾湿的柔巾,熟练的为赢楼擦去了一夜的疲惫。
胸膛、后背,就连大腿都没有落下。
因为今日不是召见百官,所以赢楼只是换了一身轻薄的玄衣纁裳。
衣身通体为黑,袖口和腰摆为红,再带有暗金色的秀纹。
头上也未带玉珠冕旒,只是将散在背后的长发稍稍盘起。
“陛下,李斯大人和姚贾大人已经在芷阳宫外候着了,这是今日选妃的名册,请陛下过目。”
赵高先是挥了挥手,让太监将早膳端了进来,然后从怀里拿出一沓红盖名册,弓着腰给赢楼递了过去。
“让他们二人在外等候即可。”
赢楼摆了摆手,夹起一块茭白放入嘴里,咀嚼了两下后,才翻开了李斯今早才准备好的名册。
一百三十五人。
足足一百三十五人,这让生平第一次为自己选妃的赢楼心里难免有些吃惊。
只见这厚厚的名册上,李斯已经将此次前来参与选妃的女子,按照身份一一划分。
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四豆蔻年华,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四花信之年。
不过让赢楼感到意外的有两件事。
第一,是这名册中居然有楚、魏、韩三国的王室中人。
要知道,就算李斯当日在函谷就将此消息散播出去,这楚、魏、韩也不至于行动的如此之快。
尤其楚国函谷战败后,不但割地议和还赔上了中原绝兵之一的登楼。
至于第二件事,便是红良玉的妹妹,红温玉居然出现在了名册的第一页第一列,看来李斯对此人格外上心。
用餐结束后,赢楼发现自己居然连一小半的名录都没翻完。
“备车,出发芷阳宫。”
合上名册,赢楼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后,便唤来赵高。
反正等会都要一一看一眼,这名册不翻也罢。
天气虽然入秋,但咸阳的今日的温度倒也不低。
马车前行了三炷香的时间后,赢楼便抵达了芷阳宫外。
“臣,李斯拜见大王。”
“臣,姚贾拜见大王。”
宫门外,只见李斯和御史大夫姚贾朝着赢楼拱手弯腰。
微微看了眼姚贾,虽然他身为御史大夫参与此次选妃倒也合乎礼法。
只是赢楼若是没记错的话,姚贾的女儿,似乎就在名录的第三页第一列,而且还没有记载年龄。
“起来吧。”
赢楼语气清淡的回了句,然后便朝着宫内走去。
“大王,那我们就开始吧。”
“嗯,可!”
赢楼高坐于殿上,王颜肃穆,神色平淡如静止的湖面,内敛的眼神中也看不出有多少期待。
而随着两侧的乐师们轻拢慢捻,芷阳宫内,丝竹之声悠悠响起。
只见姚贾清了清嗓子,起身朝前跨出两步,然后捧起一份名录念了起来。
“韩王胞妹,韩念儿,年芳十八,自幼生长于王室,不仅才情出众,更兼容颜倾城,此次前来咸阳携韩王之命,与大秦秦王仪和亲之事,愿两国永结秦、韩之好。”
姚贾的声音刚落下。
殿门轻启,一缕柔和的光线洒入,映照出一位缓缓步入的佳人。
在身后几位宫女的拥簇下,只见韩念儿,身着一袭淡紫轻纱罗裙,质地轻盈如雾既显高贵又不失淡雅。
长裙的领口开的也恰到好处,露出她那如白玉般细腻的脖颈,和微微一抹不大不小的白色。
而那单薄的衣料更是隐隐透出她如雪的肌肤,勾勒出婀娜的身姿,惹人遐想连篇。
圆滑玉骨肩胛、纤细如柳不堪一握的腰肢、刚好适中的双峰、再加上那对小巧精致的脚踝,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姿色上等,气质上佳,自带一份妩媚妖娆,看来函谷关一战后,李牧似乎没有说动韩王合纵。
“小女子韩念儿,韩王之妹,参见秦国的大王。”
韩念儿双掌叠放,轻轻挨于左膝上,朝着大殿内的赢楼微微屈膝,低头说道。
眉如远黛,如水波般的双眼露出几分不经意的风情,声音如黄鹂般清脆悦耳。
“起身!”
赢楼轻抬右手,淡淡的回了句。
而此时的韩念儿,从刚一入殿时,便悄悄的打量起了赢楼。
按她王兄所言,秦国的王残暴不仁,而且阴狠毒辣。
函谷关一战,不但瓦解了三国合纵伐秦,而且还拉拢唐国,又借楚人之手,坑杀一百多万齐军。
无论是心机还是手段,韩王韩安都自知不如。
原本韩王只是听闻秦王有纳妃之意,便让妹妹韩念儿出使秦国一趟,重修两国关系。
但是自齐国被灭的消息传进韩国王宫后,韩王便连夜送信入咸阳,让妹妹韩念儿一定要想方设法的嫁入大秦,嫁给秦王,为其多生几个儿子。
毕竟中原七国,就属韩国势小,而且又与秦国相邻。
而韩王韩安一无远大抱负,二无能力手腕,再加上性格懦弱,所以他很清楚,若是秦军挥师而来,韩国必将步入齐国的后尘。
与其到时候灭国,不如让妹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