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张伯捋了捋白胡须:“嘿,你如今是严家的座上宾,还结了亲。杨顺定拿你当自己人。这是你的优势,要善加利用。”
议完了事,林十三这京城肚肠吃不惯边关全羊宴,积了食。他到后衙中散步消食。
偶然间他看到沈炼坐在一棵杨树下。他的面前站着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摇头晃脑,正在背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则为河岳,下则为日星。”
林十三走了过去:“沈经历。这三位是您的公子吧?”
沈炼颔首:“这是老大沈襄,这是老二沈衮,这是老三沈褒。你们三个,还不拜见京里来的林传奉?”
三个孩子齐齐拱手:“拜见林传奉。”
林十三道:“他们刚才背的是文天祥的正气歌?”
沈炼解释:“这是我们沈家的老规矩。睡前要背正气歌。”
林十三道:“原来是家学渊源。”
沈炼问:“你何时去宣府捉虫?”
林十三答:“明日一早出发。沈经历,我劝您一句,最近这段时日您和三位公子一定要在镇监府里好好待着。”
沈炼笑道:“你怕我在外面被人下黑手弄死?”
林十三正色道:“沈经历切不可掉以轻心。那些人的狠辣手腕不亚于咱们锦衣卫。”
沈炼似有不满:“严家人就严家人。还‘那些人’。你倒挺会避讳。”
林十三叹了声:“如今皇爷还要用严家。严家在朝堂上树大根深,不得不避讳啊。”
沈炼道:“放心。我沈炼属猫的,有九条命。他们想暗地里害我是痴心妄想。能杀我的只有皇上的圣旨!”
其实沈炼自上奏疏起,已经做好了被嘉靖帝下旨杀头的准备。他想让自己的死更有价值,而非死的轻于鸿毛。
以身入局,昂然赴死者,是为国士也。
夜深了,林十三回到卧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边关是险地,边军丘八心狠手黑,如狼似虎。
为沈炼洗冤,得罪严家。洗冤不成,嘉靖帝和陆炳那边又没法交差。
还有就是捉阎浩一事,此事本就难。若做的过激,还可能酿成民变。
难,难,真是难!
林十三转念一想:自古富贵险中求。
若我能捉到阎浩,在不酿成民变的前提下替朝廷除了阴阳宗这个祸害;为沈炼洗冤,再糊弄过严家.
这功劳不比寻到白鹿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