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洛阳前殿。
汉灵帝如往常一般身着朝服,坐于龙椅之上。
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
在颍川的皇甫嵩竟然连夜赶回洛阳,亲自参加朝会,并汇报颍川瘟神谷大捷。
对于皇甫嵩。
汉灵帝是决然相信的。
安定皇甫氏。
那可是大汉的忠门世家。
而且如今又有了这颍川大捷的功劳,他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嘉奖一番。
“老将军,你不说汇报颍川大捷吗?快快报来!”汉灵帝迫不及待的说道。
他喜听捷报,这让他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启禀陛下!”皇甫嵩站出身,“昨日颍川瘟神谷一战,荆州黄巾张曼成、扬州黄巾戴风四人、黑山黄巾张燕、白波黄巾郭泰、杨奉等皆死于瘟神谷内。
围杀大小黄巾渠帅部将七十余人,黄巾士卒初略估计近二十万。
直至昨日入夜。
再无一黄巾从其内而出。
末将断定,如今颍川境内,再无成势黄巾可威胁洛阳。
颍川之战平矣!
今日一早,朱儁便命麾下人马奔赴豫州他地,以及荆州、扬州等地,收服被黄巾侵占之城邑,不日便能重振山河,还天下以太平。
”
皇甫嵩的声音铿锵而有利。
朝堂大臣却面色各异。
如汉室宗亲、杨赐等力谏之臣,皆是面露狂喜之色。
黄巾造反数个月。
大汉山河破碎,各地狼烟四起。
原本预计至少要今年年底才剿灭的黄巾贼,如今竟然不过还未至六月便完成了大半。
这如何不喜?
相比于杨赐等人,其他人就神色各异了。
黄巾被剿灭了。
他们可还没发力呢!
原本想要趁着这个大乱,打破原本的权力结构,现在好了。
功劳全被那个死在瘟神谷内的家伙抢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龙椅上的汉灵帝听到皇甫嵩的奏疏。
整个人都振奋了许多。
脸上都压不住那喜悦之情了。
“哈哈~好!朕心甚慰,朕心甚慰!”汉灵帝笑声响彻前殿之中。
百官纷纷应和。
一片君臣和睦之相。
半晌之后。
汉灵帝看向了皇甫嵩:“皇甫老将军,如此大捷,你当为首功,理当嘉奖!你想要什么,朕一并应了。”
皇甫嵩深吸了一口气,回应道:“陛下,末将并非首功,末将不过是捡了他人便宜,算不得什么。真正之首功,当属荡寇将军刘辰微是也!
其转战千里,阵前格杀黄巾渠帅二十余人,还将几地黄巾引入瘟神谷之中,如此方才有了颍川大捷。
若要论功。
其人为之最,其下将士为之次,还望陛下明鉴!”
“皇甫将军,刘曦之功陛下已经封赏,其年纪轻轻便是拜了将,封了侯,此已经是陛下之天恩了,难道你还要为之讨功不成?
刘辰微已经身死,功劳已封,我大汉将士可是还在讨伐黄巾,难道还要大张旗鼓为刘辰微办葬礼?”何进沉声道。
“没错!陛下已经是天恩浩荡,此人年方二十有五,便能入列侯之位,满朝公卿何人有此殊荣?若要论起此人之厚待,怕也只有冠军侯也。难道皇甫将军要为其讨一个冠军侯吗?”有朝臣阴阳怪气了一声。
皇甫嵩双眼如电看向此人。
还不待皇甫嵩质问。
正此时。
汉灵帝倒是发话了。
“皇甫老将军,朕知荡寇侯之功,然其身陨瘟神谷,朕心甚痛。然人之已死,天下黄巾未平,朕虽有心追封,但大汉将士却也未报一功。
如此,岂不是惹大汉将士不满?”汉灵帝抬起衣袖,擦了擦眼角。
端的是一片情真意切。
皇甫嵩看了何进一眼,随即再次道:“陛下,末将正为此事而回!”
“嗯?”汉灵帝听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
何进皱起了眉。
他现在有些怕听到任何大喘气的汇报了,特别是关于那该死的刘曦。
“刘辰微,未死!”皇甫嵩缓缓道。
此言一出。
全场寂静!
朝堂之上,似乎安静得呼吸都能听见。
刘曦未死?
何进那对眸子瞪的老大,一脸难以置信。
袁氏故吏门徒,那更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瘟神谷的绝境还能有人生还?
汉灵帝也愣了,随即一双眼睛带着精光看向皇甫嵩:“真未死?”
对于刘曦。
他是极为看重的,这是能够破局的人。
如今朝堂四足鼎立。
世家、何氏外戚、董氏外戚,还有他有意扶持的宦官势力。
刘氏宗亲虽然也有人,但许多人都是明哲保身罢了,能堪一用的,也不过光禄勋兼司隶校尉刘宽,以及宗正刘祖等寥寥几人。
饶是如此,也比另外几方势力差了一截。
好不容易出了个刘曦,引进宗室能够打破这个僵局,却意外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