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基础研究组实验室。
叶墨正在调试改装后的能量波动分析仪。通过对设备进行一些微调,他成功提高了仪器的精度,现在可以捕捉到更细微的能量波动。
&34;数据收集完成。&34;李明看着屏幕上的图表,&34;这次的波动频率记录得很清楚。你说得对,能量确实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呈现出某种阶梯状的变化。&34;
叶墨点点头。这与他预料的一样,这个世界的能量本质上也遵循着量子化的规律,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34;有意思。&34;林主任走过来查看数据,&34;如果按这个思路,我们或许能开发出新的提纯方法。&34;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
&34;4号提纯设备出现异常!&34;一名研究员喊道。
叶墨快速查看数据,发现这次的情况与上次不同。能量不是简单的共振,而是出现了某种奇特的叠加态。
&34;必须马上处理,&34;林主任说道,&34;叶墨,你来试试看。&34;
叶墨走到控制台前,通过量子态分析仔细观察着能量的变化模式。这种情况在量子实验中并不罕见,关键是要找到能量波动的规律。
叶墨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移动。屏幕上显示的能量波形让他想起了量子纠缠态的特征。
&34;能量浓度在上升!&34;李明紧张地报告,&34;已经超过5000eu/??了!&34;
&34;别慌。&34;叶墨观察着波形图,&34;这种波动模式很有规律,像是两种不同频率的能量在互相影响。&34;
通过量子态分析,他发现设备内的能量呈现出双螺旋结构,这与古武者运用的能量形态很相似。难道这就是传统派一直在研究的东西?
&34;叶研究员!能量浓度继续上升,已经接近设备承受极限了!&34;另一名研究员喊道。
&34;给我三十秒。&34;叶墨开始调整参数,&34;如果我的理解没错,这两种能量应该可以通过特定频率引导它们分离。&34;
他记得在量子实验中,处理纠缠态最关键的就是找到合适的解纠缠频率。按照这个原理
&34;能量波动开始减弱!&34;李明惊喜地喊道,&34;浓度在下降!&34;
几分钟后,设备彻底恢复正常。但这次的数据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34;提纯效率达到了85!&34;林主任检查着数据,&34;这个效率比我们之前的最好成绩还要高5个百分点。叶墨,你是怎么做到的?&34;
&34;我注意到能量在高浓度时会自发形成某种特殊结构。&34;叶墨谨慎地解释道,&34;如果能找到正确的频率,就可以利用这种结构来提高提纯效率。&34;
&34;这个发现很重要。&34;林主任若有所思,&34;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这种能量结构的特性。&34;
就在这时,叶墨注意到实验室门口站着一个人——是应用组的王海。他不知道对方在那里站了多久,但从表情来看,显然把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
王海没有说话,转身离开了。但叶墨知道,这次的实验成果恐怕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34;林主任。&34;李明突然说道,&34;应用组的人刚才来过,说总院要来人视察。&34;
林主任皱眉:&34;这个时候来视察?&34;
&34;听说是为了最近那个高纯度能量药剂的事。&34;李明压低声音,&34;好像总院很重视这个案子,派了特别调查组。&34;
叶墨继续整理着实验数据,但竖起了耳朵。他记得那天在街上看到的年轻人,他制作的药剂确实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纯度。
&34;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34;林主任说道,&34;叶墨,你今天的发现很重要,我们需要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重点说明能量结构的特性,但&34;她顿了顿,&34;暂时不要提理论推导的部分。&34;
叶墨明白她的意思。自己用量子物理的思维解释能量现象,虽然有效,但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34;报告我今晚就能写完。&34;叶墨说道。
&34;好,明天早上我要看到。&34;林主任说完,转身离开了实验室。
李明凑过来:&34;你小心点,我听说应用组那边对你很不满。他们认为你这种纯理论研究有悖古武传统。&34;
叶墨点点头。他发现这个世界对科研的态度很矛盾——一方面需要科技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又担心科技研究会影响传统。
晚上,叶墨在宿舍写实验报告时,小墨突然提醒:&34;有人在监视这栋楼。&34;
叶墨走到窗边,借着整理窗帘的动作向外看去。在不远处的树影中,确实有人影闪动。
&34;能分析出是什么人吗?&34;
&34;对方很谨慎,刻意收敛了能量波动。不过从站位来看,应该不止一个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