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眼就到了庄稼收割的黄金时节。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红色时代,李青不仅完全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更在劳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努力,他顺利完成了供销社分配的各项任务,无论是鱼货的采购与供应,还是与村民们的沟通协调,他都做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如今,李青已经正式成为了供销社的一名临时工,虽然距离转正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但他对此满怀期待。
供销社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在特殊情况下,表现优异的临时工有机会提前转正。
李青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更加努力工作,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以出色的表现赢得这个宝贵的机会。
如今,李青所肩负的乡间货物收购任务,虽然已不再受限于严苛的数量指标,但他对待这份工作的热情与专注却丝毫未减。
这份自由而富有挑战的工作,让他得以穿梭于广阔的田野与宁静的村落之间,与淳朴的村民们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他深知,每一次的收购不仅是对物资的收集,更是对村民们辛勤劳动的认可与尊重。
在这个过程中,李青的空间存储系统逐渐展现出了其惊人的潜力与效率。粮食的存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规划与有序积累后,已经攀升至了20万吨的崭新高度。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象征着稳定与安全,是应对未来可能遭遇的任何粮食短缺风险的坚实后盾。
同时,各式各样的蔬菜也在这片空间里茁壮成长,总量达到了30万吨的惊人规模,它们色彩斑斓,品种繁多,为供销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材选择,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更令人赞叹的是,空间内的生态环境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与平衡。鱼塘中,鱼儿们欢快地游弋,彼此间和谐共生;养殖区内,各种动物健康成长,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空间的生物多样性,也为供销社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
这种饱和而有序的状态,不仅体现了李青对空间管理的卓越才能,更彰显了他对生态平衡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总之,李青的工作不仅让他个人在供销社中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更为整个供销社乃至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李青今日的工作份额已圆满落幕,他怀揣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踏上了他那辆意义非凡的凤凰牌自行车,准备启程回家。
这辆自行车,是供销社对他卓越工作能力的肯定与嘉奖,每当他骑行其上,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自豪与满足感。
正当他沉浸在微风轻拂、心旷神怡的骑行中时,不料在半路偶遇了供销社的黄主任与派出所的何所长。
何所长一眼便认出了李青,热情地喊道:“小伙子,真是好久不见啊!”李青见到何所长也是满心喜悦,笑盈盈地回应:“何所长,好久不见,您怎么有空来我们供销社视察啊?”
黄主任闻言,幽默风趣地插言道:“还不是因为你这个‘捕鱼高手’名声在外,连咱何所长都被吸引过来了嘛!”一番玩笑话,让三人之间的气氛更加和谐融洽。
随后,何所长收起笑容,正式地说明了来意:“上次那件事情已经圆满解决,相关的奖励也已经批下来了。
刚好我和黄主任相识,知道你最近在供销社工作,所以就特地过来向黄主任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李青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笑嘻嘻地问道:“何所长,那奖励究竟是什么呀?是给我升职加薪,还是直接发放奖金呢?”
何所长被李青的调皮逗趣逗得捧腹大笑,眼角的笑纹仿佛都加深了几分,随后他带着满面的笑意回答道:“你小子,真是机灵过人,盘算得挺周全嘛。
奖励嘛,自然符合你的心意来挑选,你是想要那两份在钢铁厂炙手可热、人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呢,还是想要一笔实实在在、数目颇为可观的奖金呢?这事儿可非同小可,你得回家和你老爹一家人细细商量,再做决定也不迟!”
李青心中暗自感慨,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自己上次冒险举报敌特的英勇行为,终究还是得到了应有的奖赏。
他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心想着自己没白去黑市悄悄售卖平价粮食,虽然此举稍有风险,但也算是为乡亲们做了些好事,积了些功德,如今总算是有了丰厚的回报。
这奖励来得正是恰到好处,正好可以解决家里两个人的工作难题。而且黄主任那边也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说最近纺织厂可能会招工,到时候可以把工作名额买下来给两个姐姐。
这样一来,一家人就能搬进县城,住进宽敞明亮的房子了,再也不用挤在那破旧狭窄的乡村小屋了。李青心中暗自盘算着,最近得在县城租一套房子,最好是挨着钢铁厂这边,这样既方便哥哥们上下班,又离供销社不远,自己来回也方便照应。
至于这两份钢铁厂的工作机会,李青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他打算把这份工作机会留给两个哥哥,毕竟钢铁厂的工作比较辛苦,不太适合两个姐姐这种体质较弱的人。等两个哥哥有了稳定的工作,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