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允礼散发思维,胡思乱想的时候,马车外,传来了阿晋激动的声音。
“王爷,京城终于到啦!”
允礼听闻此话,急忙伸手拉住车帘,迫不及待地朝着远处那巍峨耸立的城门望去。
当允礼看到熟悉而又陌生的城门时,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眼眶瞬间湿润了起来。
对允礼而言,此次回京之路可谓充满艰辛与波折。
若不是皇上下旨派人来通知允礼回京,允礼怕是一辈子都要待在西北蹉跎了,
此刻,望着眼前阔别已久的京城,允礼百感交集,心中暗自感叹:“这真的是久违了啊……”
随着马车缓缓驶入城中,允礼透过车窗看着街道两旁的民生景象。
只见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孩童们在街头嬉戏玩耍,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老人们则悠闲地坐在门口晒太阳,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祥和。
看到这些,允礼不禁心生感慨:“数月未见,还是京城这幅景象看着舒心。”
不多时,马车便停在了王府门前。允礼下了马车,径直走进府内。
刚进大门,他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得赶紧去甘露寺看望母妃。
想当初,他接到朝廷命令前往西北之时,行程匆忙紧迫,根本来不及亲自向母妃道别,只是匆匆吩咐下人前去通报一声。
可谁能想到,这一去竟然长达数月之久。
在这段日子里,母妃定然整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不知会如何担忧牵挂着自己。
“阿晋,快去收拾一下,本王要立刻动身前往甘露寺探望母妃。”
允礼转头对着身旁的阿晋说道。
“是,王爷。”
阿晋应了一声,随即转身快步离去,着手准备另一辆马车。
没过多久,阿晋便回来禀报说一切已经就绪。
于是,允礼再次登上马车,阿晋则挥动马鞭,驱赶着马匹向着甘露寺疾驰而去。
车轮滚滚向前,扬起一路尘土,仿佛也在诉说着允礼那颗急切盼望见到母妃的心。
到了甘露寺,
允礼下了马车,径直往甘露寺后山,舒太妃的小院走去。
远远地,一座雅致的小院映入眼帘。允礼面带急切之色,脚步匆匆,身旁紧跟着阿晋。他们一路疾行,终于来到了小院门前。
允礼抬手轻轻敲响院门,清脆的敲门声在宁静的空气中回荡,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微微皱起眉头,耐心地等待了片刻后,再次抬起手,加重力道又敲了几下门。然而,依旧无人应答。
站在一旁的阿晋见状,开口说道,
“王爷,说不定太妃此时正在甘露寺的大殿内诵经呢,要不咱们先回甘露寺去看看吧?”
允礼略作思索,觉得阿晋所言不无道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转身带着阿晋沿着来时的路快步返回甘露寺。
一进寺庙,两人便马不停蹄地在正殿四处寻找起来,但始终未见舒太妃的身影。
找遍了整个正殿仍一无所获,允礼心中愈发焦急。
无奈之下,向寺中的尼姑求助。正巧,不远处走来一名年轻的尼姑。允礼赶忙上前拦住她,礼貌地问道,
“这位小师傅,请问贵寺的住持静岸师太如今身在何处?本王有要事相询。”
那名尼姑先是双手合十行了一礼,然后微笑着指向寺院的一间大殿,轻声回答道,
“施主请随我来,住持就在那边。”
允礼进入这间大殿,静岸师太此时正跪在蒲团上诵经,看到允礼过来了,连忙起身行礼,
“贫尼见过王爷,不知王爷找贫尼有何要事?”
“静岸师太,刚刚本王去了后山我母妃居住的小院,却发现母妃并不在那里。
而后在这甘露寺内也找寻了一番,亦是无果。
师太,不知本王的母妃现今究竟在何处啊?还望师太能告知一二。”
静岸师太听到果郡王的问话,也是一脸的为难,
允礼察觉到静岸师太的不对劲儿,连忙追问,
“师太,难道本王母妃出了什么事吗?”
静岸师太连忙解释道,
“没有,舒太妃如今好好的,就是……”
看着果郡王一脸的急切,静岸师太还是将舒太妃的下落告诉了果郡王,反正果郡王迟早也是要知道的。
“舒太妃,被皇上带去皇宫去了,王爷若是想知道舒太妃近况,可以到皇宫里找皇上。”
听到这话,允礼有些恍惚,谢过了静岸师太,就从甘露寺出来,坐到马车上,允礼朝阿晋吩咐道,
“阿晋,驾车去皇宫!”
马车的车轮滚滚向前,而此时允礼的心却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起伏不定、忐忑难安。
坐在马车上的允礼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皇上为何突然将母妃接入宫中?莫非是让母妃回宫给已逝的皇阿玛扫墓祭奠?
然而细细想来又觉得不太对劲,因为现在距离皇阿玛的忌日还远着呢。
再者说,即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