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当思绪转至原主遗留下的种种棘手问题时。
慕容玉羽的心境又渐渐平复。
那些纷繁复杂的过往。
桩桩件件皆是难解的结。
足够让一个人身陷囹圄数次。
她轻巧地勾勒出一抹浅笑,端坐在轿中。
既然此刻盖头遮面。
无法窥视对方的情绪。
又何必庸人自扰,去猜测他是愤怒还是喜悦?
只要对方暂且按兵不动,她便静待其变。
以不变应万变。
于旁人眼中。
慕容玉羽犹如成了羞辱摄政王的一个微妙棋子。
大将军府上上下下数十人,无人敢揣测摄政王会如何举办这场婚礼。
有人私下议论。
认为摄政王可能根本不会亲临迎娶。
只是用一场冷清的仪式敷衍了事。
然而,现实却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摄政王不仅亲身莅临。
尽管全程端坐轿中,未露真容。
却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彰显了自己的威严。
这对于曾因种种声名狼藉的慕容玉羽来说。
无疑是莫大的尊重与肯定。
摄政王的这一举动。
无异于向整个上流社会宣告。
即便面对的是一个名声不佳的女子。
他也愿意给予她应有的体面。
众人始料未及的是。
摄政王的这份郑重其事。
实际上为慕容玉羽日后在摄政王府乃至整个贵族圈子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即使未来她成为摄政王妃。
也不至于无人问。
反而会因摄政王今日的举动。
赢得他人难以轻视的尊重。
然而,摄政王不仅没有草率应付。
反而大张旗鼓,组织了一场震撼全城的环游庆典。
街道两旁,彩旗飘扬,鲜花铺道。
每一处空气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慕容玉羽的陪嫁之物,无疑是场面上的一大亮点。
她所要求的四十八只箱子。
每一只都由珍贵的檀木精细雕琢而成。
这些箱子曾属于原主的母亲。
色泽温润,款式古朴典雅,透着岁月沉淀的韵味与尊贵。
摄政王府的聘礼同样毫不逊色。
一对质地温润、纹理清晰的玉如意。
数十匹质地上乘、色彩斑斓的布料。
以及各式各样的珊瑚、奇石珍宝。
这些无一不彰显着摄政王府的财雄势大。
这一系列的珍品。
皆由十二位精心装扮、服饰统一的丫鬟稳稳当当地捧在手中。
紧随花轿其后,脚步整齐而庄重。
形成一道奢华而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除此之外。
原主生前收集的各类玉石。
无论品质高低,均被纳入陪嫁之列。
数目之多,种类之广,堪称罕见。
此等排场,实为百年难遇。
随着迎亲队伍缓缓前行。
逐渐远离了大将军府,那锣鼓声却愈发响亮。
激昂的节奏穿透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引得无数百姓驻足。
店铺的掌柜、家中的妇孺老少纷纷涌上街头。
一睹这前所未有的壮观场景。
“这是在做什么呢?&34;
人群中不乏疑惑之声。
毕竟摄政王府并未采用传统的大红花轿。
使得一些人不明白这是迎亲的仪式。
“你瞧瞧那轿旁的喜娘不就明白了!”
一位眼神犀利的围观者指着说道。
顺着他的指引望去。
只见一位身材丰满、面带福相的喜娘紧随轿侧。
她身着鲜艳的大红衣裳,手中轻摇着绣花手帕。
步态端庄中不失几分喜庆的活泼。
正是京城内有口皆碑、极负盛名的喜娘。
“这迎亲队伍竟然用的是黑轿子?&34;
看热闹的百姓不禁满头雾水。
眼前这一幕本应洋溢着喜悦。
却莫名笼罩上了一层阴沉。
犹如是悲伤的丧礼。
哪有半分喜庆可言?
哪家人如此不通人情世故。
竟用这种方式来迎接自己未来的儿媳。
这不是明摆着让那姑娘颜面尽失吗?
“嘿嘿,你可真是少见多怪了。&34;
旁边一位年轻后生闻言。
脸上露出一副自鸣得意的神情。
好像自己掌握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一般。
“今天这可不是一般的婚礼,乃是当朝摄政王迎娶慕容大将军的长女。
就是那位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传言未婚先孕的小姐。
话说回来,即便摄政王心胸比海还要宽广,恐怕也难以接受这样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吧?
毕竟,谁愿意捡起一双被他人穿过的旧鞋呢?&34;
“然而,皇帝金口玉言,下了圣旨,即便是龙潭虎穴,摄政王也得硬着头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