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军府(1 / 2)

“成啦,成啦……”

“快去禀报王爷!”

几个工匠一番操作后,小心地揭起一页麻纸。

一张字迹满满的书页呈现眼前。

墨痕圆润,笔画清晰。

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工匠们终于调配出适合印刷的油墨。

并解决了印刷工艺的问题。

“成了吗,快给本王看看……”

接到通报的宇文贤,几乎是奔跑过来。

自从小皇帝提出雕版印刷,已经过了一个多月。

他也是心急如焚,生怕辜负皇帝重托。

接过印刷出来的书页,毕王眼里闪烁五彩神光。

“快,再印一些!”

宇文贤随即吩咐多印一些出来。

工匠熟练的刷墨,覆纸,压实,揭纸……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数息时间,便得到一张书页。

毕王亲眼所见,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把《蒙学算经》上、下两册都印出来,装订好……”

雕版已经全部刻好,印刷起来快得很。

很快。

宇文贤便拿着两册新鲜出炉的算经,兴冲冲地赶往皇宫。

此时。

宇文衍正在上善殿接见兵部尚书王轨。

“郯国公,摄图继任大可汗,北方出现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增!”

“回陛下,兵部与边境各州总管保持信息畅通,长城沿线亦加强了防御……”

“探子也放出去了,随时追踪突厥的一举一动。”

王轨喝了一口杯中的茶水,回答道。

别看他这会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在得知佗钵可汗去世,沙钵略上位的消息后。

他和朝中一众大佬,那目瞪口呆的表情甭提有多精彩!

开年后。

小皇帝就说了下半年北方恐有战事发生。

当时,大家还不太相信。

如今佗钵可汗一死,突厥南侵的可能性大增。

他们实在想不通,宇文衍到底是凭什么做出判断的?

总不至于是能掐会算,未卜先知吧!

不过,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

一年前,他便预测了宣帝会出事。

当时也是震惊到了他们。

“嗯,南面也不能掉以轻心,若是北方出现战事,难保陈朝会有所动作。”

“陛下放心,早已做好安排。”

南陈虽然国力大不如前,但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郯国公王轨眸光发亮,兴致勃勃地又道:

“陛下,各州郡军府已设立完成……”

王轨进宫,主要是为了汇报军府之事。

全国设立军府385个,分上中下三等。

上等军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

军府主官为都尉,副官为左右果毅都尉。

府以下,两百人为团,团有校尉。

百人为旅,旅有旅帅。

五十人为队,设队正,队副。

十人为火,设火长。

各地方军府领导权属于皇帝掌管的京兆十六卫。

日常管理归属兵部。

主、副官由朝廷直接任命,而不是像以前的军坊、民团,由当地贵族豪强掌控。

以前。

府兵都是以贵族,地方豪强的私兵、部曲,富农子弟为主。

不论是城市的军坊,还是乡间的民团,都得看他们的脸色。

因而,朝廷就得保证贵族豪强的利益。

否则,他们就会给你出幺蛾子。

朝廷被府兵“绑架”。

在打天下的时候,有富同享,有难同当,或许还没什么。

但是。

当国家实现统一后,这样的府兵制就会极大地威胁中央王朝的统治。

历史上。

隋末各地起义军队,大多都是地方豪强手中的府兵。

深知这一点的宇文衍,当然希望能够解决这种不安定因素。

所以,他大力推行均田制的同时,鼓励开荒垦田。

使得自耕农越来越多。

扩大自耕农子弟府兵的数量。

如此,就能逐步摆脱地方豪强对府兵的掣肘。

府兵的根基就是均田制和自耕农。

因而,特别需要防范的就是土地兼并。

历史上到了唐朝中后期,府兵制难以维持。

就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继续推行所致!

宇文衍改革府兵制,实行兵农合一。

朝廷需要付出的军费消耗会大幅增多。

以前。

府兵的大部份粮草、军器、马匹等战备物资,都是由府兵自行置办。

当自耕农作为府兵主体后。

大多是一些贫农,一应军备就得由朝廷供应。

总不能让军士赤手空拳上战场啊!

但是。

就算多花一些银钱,宇文衍也在所不惜!

如今,北方一统,这点军费朝廷负担得起。

有了高炉炼铁和先进的灌钢法,武器装备方面也不是问题。

当下,大周真正缺的是

最新小说: 末世:幸福生活从人妻上门开始 扫黑风暴,从逮捕丈母娘开始 末世:开局枪械威力增强 末世大帝国 避难所末日时代 刚出狱,九位富家千金为我争风吃醋 一人之下:张麒麟 全球冰封:我囤积了全球军火 无限:欢迎来到艾兹游戏 归途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