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到处都在传扬着这件事的时候,处于话题中心的武当派却十分安静,并没有外人想象的会有一系列的动作,就连对于武林上的谣言武当派都没有做出一点回应,仿佛根本不关他们的事一样。
时间就这么一连过去几天,武当派也仍旧没有对此事做回应,这样的态度反而有不少人拿不准这件事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怎么武当派也不发表个声明,如果是假的,怎么武当派也不发表个声明?
但尽管武当派没有对此事做任何一点回应,现在江湖上讨论这件事的热情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十分高涨。
而至于前不久主张要等,以不变应万变的冲虚在等了几日后终于等到了一样东西。
不过不是华山派方向来的信,而是京城方向来的。
此时武当山上冲虚正在接待从京城里来的人。
“公公远道而来,贫道有失远迎,还望勿怪。”
大殿内。
冲虚对着一名太监行礼道。
来的这名太监也没有托大,还礼过后笑道:“冲虚道长,咱家来是奉了陛下的命令来的。”
冲虚不由好奇道:“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太监笑道:“不是吩咐,是陛下让咱家送一幅字给道长。”
太监一抬手,身后的随从双手举着托盘上前。
冲虚见状想要跪谢,但被太监阻止。
“冲虚道长不必如此,陛下说了,这只是送给道长的一份礼,道长不用如此隆重。”
冲虚闻言神情肃穆起来,朝着京城的方向拱手行礼道:“多谢陛下恩赐。”
随即冲虚便郑重的从那名随从的手中接过托盘。
这时太监笑道:“陛下自登大宝以来可从没赏赐过其他朝廷大员,更别说这还是陛下的亲笔书法,可见陛下对道长的看重。”
“贫道倍感荣幸。”
冲虚说道:“公公远道而来不如在武当山小住几日,贫道也好招待公公。”
这名太监笑着摆手,道:“咱家还要尽快回宫禀报陛下了,这就不多留了。”
这太监来的快,走的也急,完成任务后立即就走了,也没有多留,更没有收武当送的礼,可谓是独特。
送走了太监以及随行的人员后冲虚这才回山,而其他道士已经等候多时,等到冲虚回来后便上前道。
“掌门,皇帝给你送了副字,这说明我武当派在皇帝的心中还是重要的。”
一名道士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说道。
其他道士也纷纷开口。
“是啊,皇帝即位不久就召见了掌门,现在还给掌门送了东西,这说明现在的皇帝和先帝不一样,今后我武当派肯定会获得朝廷更多的支持了!”
这些道士众说不一,但态度基本一致,那就是现在的皇帝很看重武当,他们武当后面大概率能得到皇帝的支持。
冲虚此时也,但还沉得住气,这件事情冲淡了不少因真武剑所带来的愁闷。
冲虚矜持道:“”
“掌门,快看看皇帝赐的字都写了什么吧。”
有道士催促道,其他道士也都附和。
“是啊,掌门。”
冲虚点了点头。
之前送字的太监还在的时候不好查看,现在可以看了。
冲虚揭开盖着的红布,但下一秒神色一僵。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旁边看到这幅字的道士将上面的字念了出来。
其余道士听后不解。
“这不是寇准的咏华山吗?皇帝怎么会这幅字给我们?”
一众道士都看向冲虚,想看冲虚怎么解释他们的疑问。
此时冲虚的心中已经心乱如麻,但面上依旧平静。
“贫道进宫时正巧碰到皇帝在写这副字,当时皇帝让我评价他所写的这副字如何,想必皇帝正是因为如此才将这副字送给我。”
冲虚面不改色的说道。
“这样啊。”
其余道士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只不过他们没有了疑惑,但冲虚此刻的心中却已经掀起阵阵涟漪。
他和朱厚照见面所说的那些话只有他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只有冲虚知道朱厚照和华山派的江宁相互认识,不仅认识,在朱厚照的口中两人的关系甚至可以用挚交好友来形容。
现在江湖上刚曝出他武当派的真武剑在江宁手上,后脚朱厚照就派人送来了这副字,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冲虚绝不认为这是巧合。
朱厚照要提醒他什么?
冲虚心中头脑风暴,面上情绪不显,朱厚照送字仿佛只是一个插曲,在后续几天里冲虚也没有其他动作。
这不禁让其他道士赞叹冲虚宠辱不惊,面对皇帝的恩宠竟然心如止水。
冲虚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他的,只有他自己知道自从收到朱厚照送来的那幅字后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度过的这几天。
但这一天冲虚又收到了一样东西。
是华山派送来的一封信。
“掌门,掌门。”
还是之前找冲虚商量的那名老道士急匆匆的朝着冲虚的住所跑去。
“华山派来信了。”